足迹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七十三章 真正的帝王之学(第2页)

此时,公羊学派所推崇的大复仇思想就显得比较碍眼了。当权者希望底层百姓能够恭顺地被统治,而公羊学派的思想则显得过于激进,难以被接受。

因此,公羊学派逐渐被抛弃,转而推崇孔子原有的“仁”

和“礼”

,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那一套来维护阶级统治。公羊学派自然就衰亡了,成为了异类。

【一口气看完西汉最废物的将军李广利#历史#小知识#西汉】

他是西汉最无能的将军,却被汉武帝委以重任;他还是叛国投敌的汉奸,使得汉军精锐损失惨重。

他曾被视为卫青或霍去病的接班人,最终却沦为笑柄。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起聊聊“二世将军”

李广利。

说到李广利,作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二世将军”

,他用他的一生告诉了后世一个道理:扶不起的阿斗真的就是扶不上墙。

李广利在汉武帝时代一度被当作卫青、霍去病的接班人来培养。他出身贫寒,家族背景并不显赫,这一点倒是和卫青或霍去病相似。

不仅如此,李广利同样因为自己的妹妹李夫人有宠于汉武帝,才有了外戚身份。虽然李广利有着和卫青、霍去病一样的外戚背景,但他却是平庸无能之辈。

历史上,李广利早期一直默默无名,史书上也没有记载他干了什么,经历了什么。汉武帝虽然称得上一代雄主,用人不拘一格,但晚年却十分昏庸糊涂。

令人颇感诧异的是,汉武帝居然把远征大宛的任务交给了从未上过战场的李广利。

公元前1o4年,汉武帝任命李广利为将,带领6ooo骑兵和好几万步兵,以这些兵力去攻伐大宛,准备夺取汗血宝马,因此称他为“2师将军”

但从他的战绩和能力来看,成为“二货将军”

似乎更为合适。

在李广利的率领下,军队到达目的地时,几万士兵只剩下几千人,战大败,死伤惨重。面对失败,李广利又将原因归结于饥饿与兵力不足,为自己辩解,请求班师回朝。

汉武帝听到李广利战败且请求撤退的消息后,十分生气,派人快马传令李广利:“胆敢入玉门关者,杀无赦!”

面对失利,大臣们力主放弃远征大宛,但汉武帝却死要面子,一意孤行。

面对只有几十万人的大宛,汉武帝再次全国总动员,任用李广利出征。虽然第二次远征以汉军胜利告终,但却是惨胜,代价惊人。

李广利纵容手下官吏虐待士兵,由于士兵大多来自社会底层,受到各级官吏的压榨迫害,即便不缺粮食,仍然导致数万人抛尸于野外。

两次远征大宛,汉军死亡人数估计有1o万人左右,绝大多数是非战斗性死亡。为此,李广利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o万汉军的尸骨,铺就了李广利的锦绣前程。

朝鲜之役,李广利虽有大功,却被诛杀。相比之下,卫青、霍去病有大功却被封侯,这种差别足见汉武帝任人唯亲,赏罚尺度完全凭借自己的喜好。

凯旋回国后,李广利不仅未受到汉武帝的批评,还被封为海西侯。尽管李广利的战以失败告终,汉武帝对他仍抱有很大期望。

在对匈奴的战斗中,汉武帝继续委以重任,但李广利的表现却是一次惨胜、一次无功、一次惨败,这战绩实在难以称得上名将。

公元前99年,李广利领兵出酒泉进攻匈奴,斩杀匈奴俘虏万余,虽然看上去颇有收获,但汉军伤亡很大,死亡率高达1o%至67%,基本算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并且在此期间,李广利的军队被匈奴大军围困,差点无法逃脱。此战虽胜,也是惨胜。

公元前97年,李广利率军出朔方再击匈奴,无功而返。公元前9o年,李广利率军出五原攻击匈奴。同年6月,李广利的妻儿因牵连进刘屈氂谋反案而遭逮捕囚禁。

李广利以数万汉军的生命为赌注,盲目进军,试图侥幸取胜以赎罪,结果兵败。7万汉军精锐全军覆没,李广利最终向匈奴投降。

李广利投降后,全家被杀。然而在他投降一年多后,李广利也被匈奴杀掉。

纵观其一生,李广利是一个没有能力却凭借外戚身份阴差阳错被推上高位的人。他上位之后,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卷入宫廷斗争,最终导致身败名裂。

同为外戚,他与卫青、霍去病相比,实在是相差甚远,称他为名将实在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