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马粪堆积而成的坟包(第1页)
只见他身着重甲,手持长刀,胯下骏马奔腾如风,身后的骑兵们个个也是士气高昂,杀气腾腾,他们呼喊着冲锋的口号,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这边冲杀过来。
伊夷模见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顿时大惊失色,脸色变得煞白如纸。他惊恐万分地瞪大双眼,看着越来越近的固迪及其率领的骑兵部队,心中瞬间被恐惧所占据。
来不及多想,他手忙脚乱地翻身上马,拼命挥动马鞭,驱使着战马朝着东面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他身边仅有的一千名士卒也匆忙行动起来,紧紧跟随着他,形成一个小小的保护圈,试图抵挡敌人的追击。
固迪的双目仿佛燃烧着熊熊怒火,整张脸因为极度的愤怒而变得扭曲起来。只见他身先士卒地冲在最前方,手中紧握着一把沉重无比的大刀,如同一头凶猛的野兽般朝着伊夷模的人马疾驰而去。
眨眼间,固迪便已经追到了伊夷模的队伍近前。他挥舞着重刀,每一刀落下都带着凌厉的风声和令人心悸的力量,瞬间就连砍翻了三名敌人。鲜血四溅,惨叫连连,伊夷模的军队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伊夷模看到这一幕,吓得脸色惨白,魂飞魄散。他完全顾不上自己的士兵们死活,惊慌失措地在少数几个亲信卫兵的保护下,拼命朝着不远处的小树林狂奔而去。
就在这时,甘宁率领着他的部队也已经悄然进入了树林,并与早已埋伏在此处的镇东军成功会师。
伊夷模手下的那一千名英勇无畏的骑兵,明知敌我双方兵力悬殊,但仍然毫不犹豫地拼死抵抗,只为能给他们的主将伊夷模多争取一些逃命的时间。然而,仅仅只是一小会儿的工夫,这一千名骑兵终究还是无法抵挡两万大军的猛烈攻击,很快就被全部屠杀殆尽。
战场上弥漫着浓烈的血腥气息,尸横遍野,惨不忍睹。但即便如此,固迪心中的怒火却丝毫没有平息下来。他怒目圆睁,死死地盯着那座由马粪堆积而成的坟包,心中的愤恨愈强烈,仿佛要将整座坟包都焚烧成灰烬一般。
在那一瞬间,固迪完全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他脑海中的理智之弦已然断裂,长子先前苦口婆心的劝告也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只见他双目圆睁,满脸涨得通红,口中怒喝一声:“给我追!”
紧接着,他一马当先,率领着两万精锐骑兵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气势汹汹地冲进了那片神秘而幽深的树林之中。
在此之前,当他们准备出城时,长子赤孔就曾神色凝重地告诫过父亲固迪。他深知这片树林地形复杂,暗藏杀机,进去之后很可能会遭遇不测。
因此,赤孔劝父亲只需将二弟的遗骨找回,然后退回城内,以保安全。然而,此时的固迪一心只想手刃仇人伊夷模,为惨死的儿子赤里报仇雪恨。
那份刻骨铭心的仇恨蒙蔽了他的双眼,让他根本顾不得其他。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违背长子的劝告,义无反顾地踏入了这危机四伏的树林。
就在固迪如同一股旋风般地冲进那片茂密的树林之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生了!丸都城的东南角和东北角几乎在同一瞬间涌现出大批剽悍的骑兵。他们如同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迅朝着目标逼近。
从东南角疾驰而来的这支部队乃是伊夷模麾下的精锐骑兵,其统领者正是那位勇猛无畏的杰曲火将军。
这支队伍大约有一万名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战士,他们个个身跨战马,手持锋利的兵刃,气势如虹。
与此同时,从东北角奔腾而至的则是来自镇东的强大骑兵部队。这支部队由伍孚和聂辽两位将领共同指挥,总计拥有两万七千匹雄壮的战马以及两万七千名英勇善战的士兵。
这两支实力强劲的骑兵部队默契十足地同时向着丸都的东门外压缩,显然是企图一举切断固迪与其身后丸都城之间的联系,并阻止城中的兵马出城增援。
然而,固迪所率领的那两万名将士在冲入树林之后,迎接他们的却是数不清的绊马绳。这些阴险狡诈的陷阱隐藏在草丛之中,让人防不胜防。
许多骑兵猝不及防之下,连人带马纷纷被绊倒在地。那些还未来得及重新爬上马背的骑手们,紧接着就遭遇了一阵铺天盖地的箭雨袭击。刹那间,惨叫声此起彼伏,鲜血四溅,场面惨不忍睹。仅仅在这短暂的交锋中,固迪一方的骑兵就已经折损了两千多人。
就在此时,镇东军的长枪兵和长茅兵宛如鬼魅一般,分别从固迪军的左右两侧闪现而出。只见他们身形敏捷地冲出,手中的长枪和长矛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寒光,然后迅地朝着固迪军的骑兵刺去。
然而,由于身处茂密的丛林之中,长兵器难以施展出其全部威力,因此他们每人仅仅刺出了寥寥数枪之后,便果断地向后撤退。
要知道,如果此刻是在开阔平坦的地面之上,那些训练有素、技艺精湛的骑兵们完全能够凭借着高的马术技巧,灵活地躲避长枪和长茅的突刺攻击,甚至还有可能趁机反击,将那些手持长枪和长茅的士兵一举斩杀。
但可惜的是,如今他们被困在了这片狭小而局促的树林之中,活动空间受到极大限制,再加上他们之前毫无防备,完全处于一种懵逼的状态,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有效的应对动作。
于是乎,悲剧就这样生了。那一根根锋利无比的长枪和长矛如同闪电般刺破空气,精准无误地刺入了固迪军骑兵们的胸膛。刹那间,鲜血四溅,惨叫连连,场面异常惨烈。经过这一轮凶猛的突刺袭击,固迪军的骑兵队伍遭受了重创,大约有两千多名英勇的战士就此命丧黄泉。整个战场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让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