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整顿辽东军队(第2页)
“尤其是小麦、稻米、粟米、玉米、大豆、高粱,要筛选出耐寒品种来。”
“这件事一定要抓紧,确保收复松嫩平原后能立刻派人开垦。”
“如果从北方招募不到愿意去东北种植水稻的人,可以去朝鲜招一些。”
这是他基于历史获得的经验。
东北虽然寒冷,却是能种植水稻的。
从唐朝开始,响水大米就是渤海国的贡品。
清朝前期封禁东北,也将舒兰大米作为贡品。
清末中原移民和朝鲜移民进入东北后,更是带动了大米的种植。
所以朱由检特意嘱咐,可以从朝鲜搜集稻种、招募移民屯垦。
他希望能吃到东北的贡米,让京城的漕粮不完全依靠南边。
——
王承恩将这些记下,值班结束后就去告知了孔贞运。
孔贞运听到皇帝对他拖拖拉拉似乎有些不满后,大热天险些惊出了一身冷汗,又叫苦道:
“不是我不愿去上任,而是塞外荒凉苦寒,人们都不愿去。”
“皇上还有意在秋季征讨嫩科尔沁,这不招募足够的兵马能行吗?”
“若非李将军帮忙选兵练兵,只怕孔某会更忙不过来。”
王承恩听着他的抱怨,笑呵呵地说道:
“皇爷给了你开府的权力,这些你当然都要担起来。”
“过了这一关才能成为卿相,难道你甘心只做个使臣?”
孔贞运同样知道这一点,心知皇帝这次将他外放其实是锻炼,看看他到底有多大的能力。
如果他在黑龙江做得好,未来成为九卿、大学士都是板上钉钉。做不好的话,可能就像王承恩说的,不管职位再高,做的也是使臣。
所以他沉思一番,取出一封奏疏,下决心道:
“请王公公把这份奏疏帮忙呈上去,孔某想去辽东征调兵马。”
“辽东十几万大军,每年都消耗五百多万军饷,孔某想征调一些人过去。”
这是他早就有的想法,只是没敢提出来。
毕竟辽东的重要性人尽皆知,朝廷最看重的就是山海关防线。
所以这两年来不管孙承宗怎么请求,朝廷都不许辽东兵马妄动。以免山海关防线出纰漏,导致京师震恐。
但是孔贞运前几日看了大阅、尤其是看到五军营把辽东派来演习的五千骑兵扣下后,感觉朝廷对调出辽东兵马,并不是完全不许。
所以他打算提出请求,去辽东征调将士。
王体乾听到孔贞运的打算,对此不敢有丝毫回应——
他还是知道些分寸的,知道这样的军国大事不是他能置喙。
所以他很快回宫,把奏疏呈给了皇帝。询问皇帝是否要答应,能否从辽东调兵。
朱由检想了一下,说道:
“把奏疏按流程传给通政司,让军机处和枢密院讨论。”
“辽东的兵马也该整顿一下了,不能让他们干闲着!”
每年五百多万饷银,却只能养一支防守的军队。
朱由检对此早就不满,在京营整训初步完成后,打算把辽东兵马彻底重整。
现在就让枢密院评估一下,看看辽东兵马是否能调动。
——
奏疏传到枢密院,顿时激起了千重浪。
何止朱由检对辽东不满,枢密院看着辽东消耗的饷银,同样很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