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章 两头押注(第1页)
面对牛二势力的不断扩张和朝廷的日益窘迫,魏藻德向崇祯皇帝提出了一个看似稳妥的建议——将大部分兵力撤回京城,利用京城的坚固城墙和地理优势来对抗牛二等人。
崇祯皇帝闻言,眉头紧锁,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他深知,这个建议虽然看似保守,但在当前局势下,却可能是最为明智的选择。毕竟,京城的城墙坚固无比,且粮草充足,足以支撑长时间的防御战。
“魏卿所言极是。”
崇祯皇帝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与决绝,“如今局势动荡,我们确实需要稳住阵脚,再图后计。”
魏藻德闻言,心中稍感宽慰。他深知,崇祯皇帝虽然性格刚烈,但在关键时刻,还是能够听取臣下的意见的。
“陛下英明。”
魏藻德躬身行礼,继续道,“臣建议,我们应立即着手准备撤军事宜,同时加强京城的防御力量,确保万无一失。”
崇祯皇帝点头表示同意,并立即下令开始筹备撤军和加强防御的工作。他深知,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太久,朝廷的兵力、财力和民心都已经接近极限。如果再继续下去,恐怕只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朝廷的军队开始有序地撤回京城。同时,京城的防御力量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城墙上的守军数量翻倍,箭楼、瓮城等防御设施也得到了修缮和加固。
而牛二等人,在得知朝廷撤军的消息后,也并未立即起进攻。她们深知,京城的城墙坚固无比,且朝廷的守军士气正盛,此时进攻无异于以卵击石。
于是,双方开始进入了暂时的对峙阶段。朝廷在京城内固守待援,而牛二等人则在外围寻找机会,试图打破这种僵局。
确实,孙传庭兵败之后,朝廷的兵力已经大不如前,士气也受到了严重打击。面对牛二势力的不断扩张,朝廷的处境愈艰难。如果继续分散兵力,被牛二各个击破,那么朝廷恐怕真的就只剩下被屠戮的份了。
在这种情况下,魏藻德提出的将大部分兵力撤回京城,利用京城的坚固城墙和地理优势来对抗牛二等人的建议,就显得尤为明智。这不仅可以集中兵力,提高防御能力,还可以避免被牛二分散击破的风险。
崇祯皇帝在听取了魏藻德的建议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深知,现在朝廷的兵力已经不足以支撑起全面的防御和进攻,必须采取更为稳妥的策略来应对当前的危机。
于是,崇祯皇帝决定采纳魏藻德的建议,将大部分兵力撤回京城,并加强京城的防御力量。同时,他也开始着手寻找新的盟友和力量来支持自己,以应对牛二等人的威胁。
在这个过程中,朝廷也意识到,单纯的军事手段已经无法解决当前的问题。他们开始尝试通过政治、经济等多种手段来稳定局势,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然而,尽管朝廷采取了这些措施,但面对牛二等人的强大势力,他们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这场战争已经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军事冲突,更是一场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复杂斗争。
在这场斗争中,朝廷和牛二等人都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策略和手段,试图找到对方的弱点并加以利用。而这场斗争的结果,也将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命运和走向。
总之,孙传庭兵败之后,朝廷的兵力已经大不如前,必须采取更为稳妥的策略来应对当前的危机。而将大部分兵力撤回京城,并加强京城的防御力量,就是当前最为明智的选择。同时,朝廷也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来稳定局势,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以应对牛二等人的威胁。
孙传庭在战败后回到朝廷,心中充满了羞愧与自责。他深知,自己作为朝廷的重臣和将领,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然而,这次他却未能完成使命,反而让朝廷陷入了更加危险的境地。
“我愧对朝廷,愧对陛下,更愧对那些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将士们。”
孙传庭跪在崇祯皇帝面前,声音低沉而沉重。
崇祯皇帝看着眼前的孙传庭,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孙传庭是一位忠诚勇敢、才华横溢的将领。然而,战争是残酷的,胜负往往难以预料。这次战败,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孙传庭一人。
“孙卿,你起来吧。”
崇祯皇帝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与无奈,“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次战败并不能完全怪你。你已经尽力了,朕都看在眼里。”
孙传庭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崇祯皇帝虽然性格刚烈,但在关键时刻,还是能够体谅臣下的难处的。
“多谢陛下宽宏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