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四四协定(第6页)
“实不相瞒,与贵方相比,我方军队数量更为庞大;
驱逐倭寇,我方理应担当主要力量,两淮地区将会成为我们与倭寇决战的关键战场。
当下贵军在两淮地区的力量,相较于倭寇而言,处于明显劣势,继续驻守两淮反而不利于这些地区的快解放。
而贵军转移至齐鲁地区,便能更好地整合力量,配合我方行动。
另外,我方可以考虑允许贵方派遣一支人数不过一万的部队进入西北沙漠地区,活动范围也必须明确划定,如此才能确保双方利益皆不受损。
这般安排,既能满足贵方的实际需求,又能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和平大局,您意下如何?”
总参谋长沉吟片刻,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权衡与决断。
他静静地思考着姜无提出的新方案,心中反复衡量着利弊得失。
这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无数将士的生死,关乎着解放区人民的未来,容不得丝毫马虎。
终于,他缓缓点了点头,目光沉稳地说道:
“姜先生,您的提议我需要进一步与抗司联系,征求他们的意见。
这毕竟是涉及重大战略调整的决策,需谨慎对待。
但在此之前,我可以先与您达成一个初步共识:
双方立即停战,我方两淮地区部队退入齐鲁,除齐鲁外,我方只在黄河以北地区活动。
这既是对您提议的初步回应,也是双方缓和紧张局势、为最终协议奠定基础的重要一步。
希望我们能以此为契机,推动谈判朝着和平、共赢的方向继续前进。”
姜无闻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那笑容仿佛春日暖阳,驱散了密室中长久以来的阴霾。
嘴角微微上扬,眼角的皱纹都透着欣慰,那笑容中既有对谈判成果的欣慰,也有对未来和平的期待。
他向前一步,目光真诚地看着总参谋长,说道:
“总参谋长,您的智慧与决断令人敬佩。
在如此复杂艰难的谈判中,您展现出了非凡的洞察力与果敢的决策力。”
他微微抬头,眼神中满是憧憬,
“我相信,只要我们双方都能以大局为重,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秉持着这份诚意与决心,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共同开创华夏民族的新篇章。
今日的努力,必将成为历史长河中闪耀的光辉,为后世子孙带来长久的和平与繁荣。”
随后,他伸出手,总参谋长也毫不犹豫地伸出手,两人紧紧握在一起。
这一握,仿佛将双方的力量与决心凝聚在了一起,如同并肩作战的战友一般,彼此传递着信任与支持。
他们一同走出了那间见证了无数次交锋与妥协的密室,步伐沉稳而坚定。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为他们的身影勾勒出一道金色的轮廓。
总参谋长回到住所后,一刻也没有耽搁。
他神色匆匆,立即让人用电报与抗司进行紧急联系。
电报机的按键被快敲击着,出有节奏的“滴滴答答”
声,仿佛在诉说着谈判的紧张与重要。
总参谋长站在一旁,眼神专注而焦急,紧紧盯着电报机,仿佛要透过那小小的机器,直接与抗司的同志们交流。
随着电报的送,每一个字都承载着谈判的详细内容,从双方的提议到初步达成的共识,都清晰无误地传递过去。
在等待回复的过程中,总参谋长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时而停下来,凝视着窗外,思考着各种可能的情况。
经过一番紧张而高效的沟通与协商,电报机终于再次响起。
总参谋长急忙走上前,接过电报,快浏览着上面的内容。
看到抗司最终同意了这份经过双方精心雕琢的协议,他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