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魏文正和立交桥(第2页)
起身之后,心头又涌起一个疑问:文正?会不会弄错了?我怎么记得不是这个呢?先不管这些,一个谥号而已,人没弄错就行。洒家现在迫不及待地想要看一看风景。
退后,转身,拉开一扇门。王大卫走到外面的回廊,凭栏远眺。入眼的,是一条横贯东西的“玉带”
。
“变”
出望远镜,校准焦距,仔细观瞧,“玉带”
是条河,波光粼粼。往西看,望不到头儿。转而向东,镜片之中,出现一座水路立交桥。上清下浊,互不相扰,交错而过。
我去!难道还有其他穿越者?
穿回去,查资料,再穿回来。王大卫神态自若——那座立交桥并不能作为穿越者存在的证据,它就是实实在在的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玉带”
是金水河,下面那条浑浊的河水则是汴河。两条河都自西向东流入汴梁城,用途却截然不同:汴河是航运主动脉,金水河则是饮水渠。
然而,汴河在西王庄之北,金水河在西王庄之南,入汴梁之时,两条河却调了过来。因此才有了王大卫看到的那座水路立交桥。
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功夫?嘿!那自然是因为皇宫在北面,勋贵家的府邸也大多在城北。金水河入城,第一口得给皇帝老子喝。呃,就当是狗皇帝先替臣民们试毒吧!
靠!要不是我家有井,这事儿坚决不能就这么算了。
除了查清立交桥的前因后果,王大卫还给自己的左腿贴了一副膏药,活血化瘀,顺便也弄明白了魏征的谥号问题。
魏征原本的谥号是“文贞”
,当时还没有“文正”
呢!“文贞”
就是最顶级的。
后来到了宋朝,宋仁宗叫赵祯。“祯”
与“贞”
同音,得避讳,于是就统统改成了“文正”
。以后再有牛人,都直接叫“文正”
。
这规矩将一直持续到陆秀夫背着赵昺跳海。那之后,叫“文贞”
的都改回“文贞”
,天生就是“文正”
的则继续叫“文正”
。
只不过,“文贞”
自此便成了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