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家父万历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0章 月神祭(第2页)

这几日土着进进出出尤其多,大概是得知了会盟内容以及庆典安排之后,觉着不吃亏而且还有便宜可占,所以就来了。

来了就好,没有拒绝的道理。

二三十户的小村庄,了不起男性壮丁三四十个,限于他们的眼界以及见识,就不能指望他们有真正成熟的想法,看重眼前利益才是正常人类。

八月十四日,伴着清晨寒霜,萨满吟唱,十支狩猎队奔出永宁城,钻入茫茫林海。

小小永宁城也热闹不停,就在议事厅前门广场,随着几声牛皮大鼓,永宁城第一届月神大祭运动会就此拉开序幕。

白日里运动竞技,摔跤、射箭、拔河、骑术、赛跑、标枪、射击。。。。。。

入夜之后则是各色歌舞表演,汉人的傩戏、舞龙舞狮、彩灯游行,乞猎迷人的桦皮鼓、斗熊舞、狩猎舞。。。。。。。

教授永宁妇女打毛线织毛衣的王府女官也被朱老七抓了壮丁,于篝火前表演了一段长袖宫廷舞。

永宁城人口不多,军民加一块也不过千五百口子,朱常瀛的到来添了三百几口,土着人的加入又添了三百多口。

两千人的小城几乎全员出动来参与这场盛会。

免费吃免费喝有的玩,玩的好了还有奖赏,这谁不来啊。

朱老七主持这样的开幕典礼何止一次,早已经麻了。但今次又大为不同,穿着不同服饰操着不同语言的人欢聚一堂,看似鸡同鸭讲实则却增进了彼此间的联系与了解,汉人的新奇事物与玩法令土着大涨见识,而土着的多才多艺也令汉人固有观念有所改观。

这令朱常瀛想起了当初北塘举办第一次运动会时的场景。笑话不断,漏洞百出,但又有什么关系,结局是好的就可以。

八月十五日将近日落时,十支狩猎队陆续回归。

这是猎人一年之中最为风光的时刻,无论猎杀到何种猎物,都要以最为隆重的仪式将猎物抬入祭祀场地。而今日,围观者众多,这令归来的猎手们心绪更加亢奋。

朱老七亲自站在城门口迎接,穿着有点另类,身穿大明亲王服头戴象征土着猎人荣耀的鹿角帽。一眼看去,就很像龙王出巡。

好不好看也无所谓,土着们看着兴奋叫好就够了。

乞列迷猎手入城仪式,在朱老七看来颇具喜感,因为他们的步伐似曾相识。想了片刻,朱老七忽记起前世的东北大秧歌。好吧,秧歌舞源于狩猎舞也不奇怪,毕竟北疆萨满吟唱都带着浓浓的二人转味道。

后世东北特有民俗,大抵就是同各族融合逐渐演化而来的。

猎物陈列于广场,萨满共议,为诸狩猎队定名次,选定猎物敬献月神。

满泾屯狩猎队拔得头筹,因为人家狩猎到一头熊。

前三猎物依次为一熊一狼一鹿,是为三牲。

与大明祭神如出一辙,猎物需要做简单加工方才能摆上祭台。

趁着这个空档,朱常瀛亲自为狩猎队颁奖品。

季军三名队员,各赏五块银元、盐两斤。

亚军三名队员,各赏十块银元,茶两饼。

冠军三名队员,各赏二十块银元,绸两匹。

总之,奖品很实在。

至于银元,这玩意还未完全获得土着认可,需要慢慢培养。皮货定价非长久之计,这玩意每一条的价格都不一样,交易起来十分麻烦。

晚八时整,祭月大典正式开启。

十部萨满身穿盛装,手持桦皮鼓,共同吟唱祷词。

祭品三牲之外又加五谷。

朱常瀛领衔诸部猎头共祭,一拜月神二敬先祖三祈来年丰收。

三足香炉香烟飘渺,千多双眼睛瞩目之下,朱常瀛站在高台宣读祭文,也即盟书。

盟书非纸张书写,而是烙印在鞣制过的白桦树皮上。

白桦树,乃是乞列迷人的圣树。树皮用途多样,可做衣可做帐篷可做小舟可做碗碟,白桦汁液则是乞烈迷人待客饮品,白桦枝干可做箭杆可做标枪。

官话一句,乞列迷语一句,整个过程庄严肃穆。铜制大喇叭将声音放大五倍不止,虽然仍旧不能保证在场所有人都听得清,但周围六十米以内清晰可闻。

盟约宣读三次而止,血酒端上台前。

这血酒,乃玉米酿、鹿血、熊胆混合所制,味道很不友好。

九声炮响九位猎头登台。

朱常瀛与九猎头一口饮尽血酒,再次宣读盟约。

噼里啪啦摔碎酒杯,桦树皮盟约投入香炉献祭月神,宣纸正本按上手印被朱老七收入囊中。

至此,礼成!

酒宴摆上,阖城大宴,为这场隆重庆典画上完美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