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妹夫是个宝(第3页)
同女直人一样,鞑靼人也有投靠大明的,且在边军中数量不在少数,称为鞑兵鞑官。人家的忠诚度未必就不如汉人,部分人甚至比汉人更加可靠。
瀛州各种各样的外族多了去了,也包括少量鞑靼人、女直人。
骑兵一团的编制早就满了,不过两千骑兵显然不足以应对大规模会战,还要继续扩编。
朱常瀛离开海参崴时,便授意海参崴同奴儿干可自行招募不过一个团编制的轻骑兵。
女直人鞑靼人善骑射,在北疆招募轻骑兵并非难事,难点在于能不能为我所用,别好不容易拉起来的队伍被别人摘了果子。
海参崴将目光放在小部落上,参军带家属,只要家属在,那么这些人的忠心也就有了一定保障。
如这般遭遇灾害的部落弃民就更好,只有吃够了自己人的苦才知道背叛投敌是多么的快乐。
眼下,海参崴有轻骑兵五百人,苦兀岛有轻骑兵两百人。
他们不需要渔猎放牧,列入瀛州军正规序列,拿军饷搞训练出任务,完全跟着瀛州军规军纪走。
闻言,马时楠起身走出都督府。
广场上,羊皮牛皮堆积如山,甚至还有不少马皮,一次交易这么多皮货不多见,也由此可见今年北疆受灾有多严重。
叶赫商队正在同北洋商行交接货物,查验、清点、讨价还价,好不热闹。
瀛州四大商行,除了新大陆商行,其他走的是加盟路线。
总行布局网点抽取佣金,协调管理,但各网点生意却是各做各的,独立结算。
比如叶赫商馆有三家皮货商与叶赫氏合作,货物运抵永明城,能赚多少就是他们的利润。永明城汇聚的商会商行更多,他们可能来自于北塘,也可能来自于琉球、日本、朝鲜、瀛州本岛、大明某地。
这些商行掌柜彼此竞价,互相争抢生意,端看谁的价格好人脉广路子野。
这种方式也是逐渐演化而来的,不变不行。一条龙经营成本高效益低风险大,而且极易产生强买强卖贪污腐化等问题。如今这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方式,价格透明,公平竞争,能最大程度确保整个产业链上的环节公平获利,货物去往利润最好的地方。
这就是体系,吊打那些试图越级横跳的异国商人或者某些想要自立门户的新入局者,转来转去,终究要投入这个体系才能获利。
看过几十户鞑靼人,马时楠心中略有不悦。
只五个青壮,且还十分瘦弱,半大小子二十来个,其余皆是妇孺。
大抵,将没用的都送了来。
话说鞑靼人是没有平民一说的,普通牧民拥有财产但人身却属于领主,准确的称呼应该是牧奴。
眼前这些应该是没有依靠被领主丢弃了的,鞑靼人生活区物资匮乏,生活艰辛远常人想象,啃树皮都没地方去找。
“二台吉,你把青壮留下,小的丢给我,这不好吧?”
布尔杭古龇牙一笑,“马将军,我们可是同建州邻近,总要多做准备啊。”
“……那这些人算你送的,我可没银子给你,养他们还要花钱的。”
“可以,咱们都是一家人,谈银子不好。”
嗯?这怎么这般大方了?马时楠觉着这厮话里有话,不过那银子也不是他借的,也懒得操心。
别看现在这些鞑靼人灰头土脸脏了吧唧的,但鞑靼人骨架大又吃苦耐劳,吃几顿饱饭调养几日,即便女人也是好劳力。
还有一点,鞑靼女人、女直女人没有守节这一说,男人死了就赶紧再找一个,谁能养活他们那就跟谁过日子。这很好,做人实在不矫情。
这些孩子也是,当中也不知有几个换过爹,换了几个爹,有亲爹的孩子不会被遗弃。
这种吃过苦在鬼门关走过一圈的娃娃,知道珍惜生活,好养。
马时楠就很奇怪,“怎么这么多孤儿寡母,男人呢,你把人家一家人分开,未免太过了。”
布尔杭古又咧嘴一笑,“用活羊换来的,你不懂,鞑靼人那边牲畜死的太多,如果今年不能恢复种群,冬季又没法过了。这个时候,羊比人值钱。”
马时楠顿感头疼,鞑靼人不在意做后爹,但汉人没人愿意做后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