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家父万历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8章 古里立祀(第4页)

至于市场,市场不是问题,广东也有两三个月是冷的,需要保暖衣物,更何况其他地域。

初期展,几笔军需订单就能将产业拉起来,慢慢扩散,织毛衣这项伟大事业必能普及整个大明。

而更重要的,毛纺业展直接关乎国家大计,这是稳定北方游牧的产业基础。

翻看大明国史,只要边贸正常则战争就会减少,但这还不足够,因为游牧可用来交易的货物太少了。毕竟牲畜就是他们的命,自己还不够吃呢,用来交易那些牛马羊群都是从牧民的牙缝里挤出来的。

但羊毛就不一样了,绵羊的寿命五至十年,一年剪毛两次,这是可以令牧民改善窘境的神器。

当然,对牧民分而治之以及去军事化的方针不能变。

对于如何治理北疆,朱常瀛一直在思索,慢慢也有了雏形。

我大清的部分策略可以借鉴,罗斯人的方法也可以借鉴一部分。

大清策略,盟旗、封爵、朝觐、会盟、传教、联姻。

沙俄策略,堡垒、贸易、移民、传教、屠杀。

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沙俄杀游牧最狠,但游牧对沙俄却是真爱。后世俄境内的黄俄对华夏敌视简直了,便是那个分离出去的某国,宁愿开放国门把女人送给南棒去大睡特睡,却特酿对华夏人极端排斥。

说明什么?值得深思。

上个月,朱老七终于通过奥斯曼拿到了罗斯国一点点情报。

可以确定一点,罗斯势力已经越过乌拉尔山,在亚洲建立了殖民据点,至于深入多远则无法得知。

要抢时间了,一定要在罗斯人之前抵达北海,也就是贝加尔湖,苏武牧羊之地!

唉,想到这些,朱常瀛就有些惆怅,野心太大活的就特酿的累。

躺在艾丽西亚身旁,朱常瀛却突然想起了东哥。

这位大龄孕妇还有三个半月就要生了,来了之后除了喊热也没见她怎么不适应,唯一的毛病,爱咬人。。。。。。

养羊这个事,便从叶赫那拉氏开始吧。那个大舅哥整日哭穷打秋风,那就送他一群羊。

。。。。。。

亚穆纳河畔,阿格拉。

宏伟的红砂岩皇宫沐浴晨光,令空气也仿佛披上了一层红晕。精美的雕刻,奢华的装饰,无不彰显这座宫殿主人的无上威严与滔天权势。

婉转乐声中,庄严殿门缓缓开启。

踏上台阶,走过廊道,在侍者引领下,刘时敏终于来到谒见之厅。

这座建筑别具一格,石柱林撑起,三面无墙,单面墙正中宫门大开,隐隐得见内部辉煌装饰。

廊檐下,身着华丽服饰的王公贵族窃窃私语,时而向殿内张望时而打量正迎面走来的大明使团。

随着礼官唱名,刘时敏昂步入殿门。

“奉天承运大明皇帝陛下使者锡兰总督刘时敏,谒见莫卧儿皇帝陛下。”

想要见到一国君主并非易事,尤其莫卧儿这样的大国。

要提前致书获得许可,要熟悉对方礼节,还要协商接待的等级与待遇,是平等呢还是要分个高低?

繁文缛节并非大明独有,哪里都一样。

当然,主要还是看实力,自打出了屏东,这还是刘时敏第二次低头躬身见人。

话说萨法维沙阿阿巴斯在伊斯法罕大兴土木,在澎湖下了海量订单。

这笔订单不仅仅在于经济利益,更在于有着某种联盟性质。交易物也并非仅仅限于金银,萨法维有着瀛州急需的优良马匹,铜料,宝石等等。很大一部分商品会选择以物易物。

十四艘五百至九百吨级商船在万历42年11月从澎湖出,经停香山澳、华英、淡马锡、沙璜,于万历43年2月抵达锡兰红石城。

价值三百万银元的货物,简直愁坏了刘时敏,因为要安全送到萨法维手中并不容易。

在天竺海,葡萄利亚同瀛州是死敌,其他任何一股势力也是潜在的敌人,茫茫大洋,见财起意,自己人都特酿可能下手,这就要谨慎再谨慎!

前后筹备一个半月,又召集西行商船五艘。

锡兰总督府抽调三艘护卫舰,六艘桨帆巡逻艇护航。

一番商议布置。倪天宝坐镇科伦坡,镇守锡兰。刘时敏则登上舰队旗舰,扬帆西行。

此举,既是为了护航,更是向天竺诸国宣告,两百年之后,大明舰队再次君临,葡萄利亚不再是这片大洋之主!

当年,郑和西行,在天竺经停柯枝国、古里国,两国与大明互通使者。

至今这两国仍存,只不过其海港被几方势力控制,尤以葡萄利亚实力最强。

古里国北方又有地方称‘第乌’,则完全为葡人所控制,为葡在天竺第二大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