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杨志酸解英雄结颦儿娇谑好汉情 new(第2页)
不,等等,她只有林教头这个叔父了,那婚姻大事就是林教头作主了。
完了,完了!
知道是他强奸后,林教头怎么可能允许?
唯一的救赎也断了。
而且,在二龙山上又能有什么出路?
一辈子做山大王,最后以强贼土匪的身份死去?
老死,病死,还是被官兵杀死呢?
辱没祖上威名的青面兽杨志,在不知名的角落暗然死去,没有过任何成就,没有做过任何对国家和国民有益的事情,后人在翻阅惜字如金的史料时,并不会现他有过多么倒霉的遭遇、有过多么鲜明的情绪与性格,只会现他的人生缩减成两三句话后根本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终其一生也不过是个不入流的土匪——什么都完了!
随着这句心声的落磬,来自周围金佛雕像的火焰似的目光,腾的一下聚焦在他身上,仿佛一道道劈下来的闪电,动摇着他对生活的信仰根基。
他不明白,为什么总是事后才来不断懊悔,为什么总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辈子到底是在活些什么啊?
瞧这辈子过的,还不如狗屎,但狗屎起码还能给花草催肥呢……杨志的头上,紊乱的思想和金刚审判的眼神正在飞旋转着,宛如戏子手中变着花样的扇子:他拼搏一生,比任何人都珍惜当下,努力抓住每一个表现才能的机会,他已经将全身心都付诸生活了,但最后只不过得到了不大不小的官衔、枯燥无味且望不到出路的公事例行、沿着大西北荒漠的地平线飞掠行走的浑浑噩噩的时序更迭、将坠落的花石纲瞬间掩盖下去的黄河水花、闹市街头上被宝刀砍成对半的三枚铜板、凌晨时分吹入死牢间里的晚风,以及黄泥岗的松树根下被洒了一地的蒙汗药。
他不甘也不愿接受这样的结局。
可人们大多数都无法理解却又必须接受的一件事就是,不甘不愿的心态到达了一种极限甚至极端偏激之后,往往会自觉接受折辱,甘愿闷着忍受下来,直到憋出心病、熬死自己为止。
这和恐惧的极致表现往往为暴怒是同一个道理。
此时此刻,火焰,冰冷的火焰,正无情地在杨志血管中燃烧:什么都没有意义。
什么都没用。
什么都不值得。
没有任何人陪伴。
没有任何朋友。
没有得到救赎的方法。
直到世界尽头,唯有孤独永恒。
急切求死的绝望感,同时也很担心自己的死亡在世上溅不起任何水花的虚无感,以及一种堪称阴暗的想用自暴自弃、自残自贱的方式来报复社会、报复每一个曾经亏待过他的人的拧巴情绪,如同烧得通红的铁钳,正虐待着他的灵魂,在他几近崩溃的精神世界烙烤出呛人的灰烟。
追上来了,真的被追上了……黄泥岗上放过他一马的敌人再次靠近,手持绳索,誓要将他扼死。
他连站立都懒得了,什么也不想做,什么也不想追求,什么想法都没有了。
他的脑子简直就是一团浆糊。
杨志失魂落魄地坐在大殿台阶上,感到一阵眩晕——或者说,他希望自己还能眩晕,否则,他就不会如此冷漠地得出最终结论:还不如一死了之。
忽然有脚步声传来,那步伐倒似踏清波、飘细雪一般,他一听就知道是林黛玉来了。
不多时,一个袅娜蹁跹的少女出现,果然步态似弱柳扶风。
敌人一见林黛玉的身影,大惊,迅溜走了。
杨志明显感到那股即将扼死自己的沉重力量已经消失,他又回到了脚踏实地的现实。
这太神奇了——他想——一个女人的微笑就能压倒性地击倒求死的渴望。
而那种求死的渴望,那些浑浊阴暗的心绪,就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灵感一样,一旦被打断就会登时消退,只余下茫然和空白。
一瞬间,他度劫成功,获得了神明暂时的恩赐,可以预感到一部分未来。如果没有这个女人,我会死的,他斩钉截铁地想。
林黛玉笑道:“这么巧?没事来大殿走走,不曾想和大王在这里遇到。”
杨志也纳罕她态度转变,心下大喜,忍不住想笑,却又想:明明是俺受了委屈,又没得到好处,凭什么笑?
况且俺当着她的面走人,正该在气头上,若是这样就好了,显得俺的脾气好没分量,教她觉得俺是好哄的,日后就随便开玩笑了,全不把俺的心事放在眼里!
于是努力压下嘴角,还装晦气:“那你可以走了,这里没有你的鲁头领。”
黛玉拿扇子遮住下半张脸,露出一双珠光盈盈、大如牛眼的含露目来,又绕着他走了半圈,故作好奇模样,观察完了才道:“何必这么孩子气?”
杨志冷笑道:“你可得把话考虑清楚了,洒家比你大多少岁,又比你走过多少千难万难的路?俺若是个早成家了的,儿都和你一般大了!”
顿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嗓门更大点的:“你到底知不知道啊!”
黛玉笑道:“既然这般大了,还要我来哄,岂不更羞?”
杨志喝道:“谁要你哄来!”
那黛玉转身就走。
杨志又喝道:“谁要你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