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1章 交换(第5页)
李世民看向一旁的李承乾。
“高明觉得呢?”
李承乾想了想。
“河间王叔,正好。”
李承乾应声。
“怎么说?”
“儿臣观这两年,河间王叔在朝堂上,好像没有什么动静。”
李承乾说道:“不知道河间王叔在担心什么,但是儿臣觉得,将这件事交给河间王叔,或许,能让他安心一些。”
“虽然也是个操劳的活儿,但是让他忙活这件事,他未必会不乐意。”
李世民微微颔。
“河间郡王是战将,让他忙活这个,合适吗?”
李复好奇问道。
李世民哈哈一笑。
“你啊,还是不了解你的这位兄长,他啊,有勇有谋,这点小事,可难不倒他,打完了突厥之后,他正好在朝中闲散了下来,给他找点事情做,也挺好的,让他去维系宗亲,再合适不过。”
“我也时常在想,以他的功劳,以往给他的赏赐,是否不够多。”
李世民笑道:“如今啊,正好。”
“我记得,河间郡王以前,喜欢奢华的生活,和太上皇一样,喜欢音律,家里养了许多歌姬舞女,如此,也是一大笔开销啊,这会儿给他找个挣钱的路子,合适,太合适了。”
这就是明里不能再赏,却还是暗中多加赏赐了。
“若是出了茶引,那茶庄的产量,可跟得上?”
李世民好奇询问。
“现在不仅仅只有徽州有茶庄了,徽州的茶庄是最早的,如今经过几次扩建,规模已经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另外,在别的地方,同样也有了茶庄,规模也只是比徽州最早的茶庄小一些而已。”
李复解释着:“在别的地方建茶庄,也是为了节省运输时间和成本,再者,产茶区,也不止是徽州而已,但凡茶山聚拢的地方,都有茶庄。”
早晚的事儿。
“那茶引的茶,要占几成呢?”
李世民问道。
“现在咱们的茶叶生意,摊子铺的够大,等到真正实现茶引制度的时候,大唐各大城池,都会有咱们的茶叶铺子,也就不用担心什么抢生意了。”
李复笑了笑。
“世家占据多少,这是不定量的,二哥批多少,他们就能拿多少,权衡利弊,主动权还是在二哥手中。”
“但是,大安宫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