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00章 两幅面孔(第2页)

咳着咳着,竟然咳出一口血痰。

“主君。”

随从惊慌失声。

王珪摆了摆手用帕子拭去嘴角血迹,低声道:“莫声张。“

他整了整衣冠,从袖中取出早就备好的请罪折子,深吸一口气,上山。

含风殿里,三人还凑在一块吃早餐呢。

“六七十岁的人了,这一折腾,身体能好的了嘛?回去怕不是要大病一场。”

李世民淡然说道。

殿内一时寂静,只有茶汤沸腾的声响。

李复忽然明白,李二凤这是故意的。

从崔仁师那里掏来了《兰亭集序》后,不好让崔仁师太过于难堪了。

于是,王珪送上门了。

本来,王珪这个人,也不是秦王府出身的。

不是就算了,当初在杨文干谋反的事里,他还好一顿蹦跶,到最后太上皇为了端水。。。。。。。。

也不能说是端水,就是偏心,偏心李建成。

这都谋反了,还是就这么揭过去了。

把王珪韦挺着两个东宫之臣给流放了。

李世民登基之后,把王珪给弄回来了。

原本也是想着,跟王家结个善缘,再加上,王珪的确是有些能耐。

再者就是,刚登基,总要彰显一下他这个皇帝胸怀宽广吧?

但是,怎么如今看来,王珪,应该说是王珪的那个儿子,这么不上道啊。

给了你家机会了,你不中用啊。

盐铁之利,世家把持百年,想要收回,谈何容易。

借着这次,李世民又怎么会放过这个突破口?

所以说,王珪,势必要遭点罪了。

"

陛下打算如何处置?"

李复小心问道。

李世民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转向李承乾:"

太子以为呢?"

李承乾放下碗筷,正色道:"

儿臣以为,当以宽仁示人。王珪既已认错,这么大的岁数了,只要他心诚,态度好,不妨给他个体面。"

和崔家一样,拿出诚意来。

至于诚意够不够,还不是阿耶说的算?

李世民轻笑一声。

太子,还是仁慈啊。

李世民的目光转向殿外渐亮的天色:"

高明,治国不能一味宽仁。这些世家大族,树大根深,盘根错节。朕给了他们三年时间逐步交出盐铁权,他们却阳奉阴违,暗中抵制。"

“如今这个节骨眼上,就是要看看,谁识时务,谁冥顽不灵,王珪和崔仁师两人,若是真能代表世家低头,朕自然给他台阶下。”

“崔仁师已经做出了表率,如今,可就看王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