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制度落地(第2页)
他声音扬得老高,生怕别人听不见。
“《女诫》有云,女子无才便是德!沈姑娘读了几页书,就敢抛头露面,与我等男子辩论朝堂之事?这,成何体统!简直是自取其辱!”
起手就是一顶“不守妇道”
的大帽子扣下来。
沈清秋没急,也没恼。
她先对着四方行了一礼,然后才开口,声音不大,却清凌凌的,压过了满场的嘈杂。
“吴御史此言,清秋不敢苟同。”
“礼,是教人明事理,约束言行。但礼法也需与时俱进,合乎情理。圣人教化,难道还分男女不成?”
“《诗经》开篇便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何为淑女?难道是目不识丁,愚昧无知之人?若女子无才,又何以明德?连道理都不懂,守的又是什么德?”
她的话不蔓不枝,直接顶了回去。
吴御史被噎得一滞,老脸涨红。
他咳了两声,强撑着继续:“就算女子有才,那也是用来相夫教子,打理内宅!朝堂军国大事,岂是尔等妇道人家能置喙的?”
“御史大人又错了。”
沈清秋语不快,但每个字都清晰,“侯爷提议的内务司,顾名思义,管的是内务。”
“宫中用度,皇家织造,官营工坊账目核查,女眷教化…这些事,哪一件是军国大事?桩桩件件,繁琐细碎,恰恰需要细心耐心。男子未必比女子做得更好。”
“让女子管这些,查缺补漏,为朝廷节省开支,为陛下分忧,何错之有?这并非干政,而是实实在在地做事。”
“如今大梁内有积弊,外有强敌,正该广纳贤才,不拘一格。若只因性别,便将天下半数人的才智弃之不用,与自断臂膀何异?”
她就那么静静地站着,不卑不亢。
那份从容淡定,那份条理分明,让底下不少原本只是来看热闹的读书人,渐渐听入了神,甚至开始点头。
吴御史被问得额头冒汗,绞尽脑汁想从《礼记》、《周礼》里找句子反驳。
可沈清秋对这些典籍的熟悉程度,竟丝毫不逊于他。
往往他刚引一句,沈清秋就能立刻找出同一本书里,意思更能支撑她论点的句子怼回去。
一来一回,几个回合下来。
吴御史已经有些气急败坏,说话都开始颠三倒四,最后只能不停地重复“祖宗规矩”
、“牝鸡司晨”
。
那样子,落在众人眼里,已是输了。
人群里,先是窃窃私语,然后是压抑不住的赞叹。
“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