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4章 曹先生的重要性(第1页)

"

你说啥?"

"

鸿胪寺的主簿险些命人将曹先生抓走?"

乾清宫暖阁中,刚刚用过午膳的朱元璋闻听耳畔旁响起的声音,手中的动作不由得一僵,一封有关于山东官员不作为的奏本便滑落至丝绒地毯之上。

"

说是有倭国的使臣来访,曹先生不知是何原因,上前讥讽了一句,便与当值的鸿胪寺主簿生了口角。。"

"

随后正赶上颍国公路过,便将此事化解了。。"

"

曹先生只是受了点惊吓,并无大碍。"

默默将朱元璋滑落至地毯上的奏本捡回,老太监朴仁猛便是小心翼翼的回禀道,心中隐隐也感到后怕。

这两日朱元璋虽是困于冗杂的政务,并未抽出时间,出宫与"

曹先生"

交谈,但在茶余饭后,或者处理奏本的时候,可是没少念叨这位宛如谪仙降世的年轻人。

假若这位"

曹先生"

真的被抓进南城兵马司的牢房中,而后又受了点皮肉之苦,他都不敢想象朱元璋会有多大的反应。

"

口角,什么口角?"

"

这事怎么还有傅友德参与?"

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住内心翻腾的情绪,朱元璋便是眼神凛冽的盯着身旁的心腹太监,暖阁内的气氛骤然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被他赐死的太子妃吕氏虽是罪有应得,但允炆那孩子终究是他亲自看着长大的"

皇长孙"

,他就算在铁石心肠,也做不到苛待自己的长孙。

故而这两日,他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疏导自己的长孙,最起码令那个含着金汤匙出生,一直顺风顺水,从未受到半点挫折的长孙勉强接受了现实,也知晓了其"

母妃"

的罪过。

但他实在没有料到,他就两天没有过问宫外的事,被他寄予厚望的曹先生便险些出事?

"

回皇爷,据颍国公所说,曹先生是在鸿胪寺外撞见了一伙身份可疑的倭国使臣。"

"

曹先生怀疑这些使臣是招摇撞骗,刻意冒出的骗子,故而多说了几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