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熟悉的口音(第2页)
如今大明开国不过二十余年,百姓们安居乐业,无需遭受战乱的袭扰;宗室人口膨胀,土地兼并等弊端也没有涌现,故此从某种角度上而言,眼下的大明足以用"
盛世"
来形容。
"
公子您是没瞧见,"
闻听曹爽的感慨,管家老刘不由得来了精神,脸上露出一抹自豪:"
咱们大明刚刚建国的那些年,几乎隔三差五便有番邦使臣前来朝贡。"
"
那场面,才叫震撼呐。"
"
只是不知道为啥,朝廷突然下令封锁沿海,也不准番邦属国随便派遣使臣前来朝贡了。"
说到最后,老刘的脸上随之露出了些许惋惜之色,在他看来,万国来朝才能够证明大明的强盛。
对于管家老刘的疑惑,曹爽倒是心有所感,略有些嘲弄的摇了摇头:"
呵,哪里是什么番邦使臣,都是些来打秋风的。。"
"
公子,您给仔细说说?"
闻言,管家老刘身躯便是一震,布满皱纹的脸颊上涌现出浓浓的好奇和兴奋。
他虽然与曹爽相处不过四五天的时间,但早已被其无意间透露出来的诸多观点和言论而折服。
这位曹先生,是真正有本事的。
"
我问你,这些所谓的番邦使臣,来我大明京师觐见,所为何事?"
望着街道两侧人满为患的坊市,曹爽不自觉摇起了手中的折扇,嘴角的嘲弄之色更甚。
"
自然是来瞻仰我朝天子龙颜,以表臣服。"
管家老刘不假思索的回应道,脸上满是骄傲之色。
虽说蒙元统治者当政的时候,样貌怪异,说着蹩脚官话的色目人随处可见,时不时还有据说来自于其余"
蒙古属国"
的使臣前往大都觐见蒙元统治者,但因蒙元统治者昏庸无道,生活在底层的百姓们没有半点"
幸福"
可言,对于所谓的"
大元"
自然也没有半点归属感。
反观太祖朱元璋在这南京建国称帝之后,曾仗着手中权利,肆意压榨底层百姓利益的"
色目人"
尽皆消失不见,不可一世的蒙古鞑子也灰溜溜的跑回了塞外老家,让百姓们就此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过上了好日子。
海外番邦诸国慑于大明强盛的国力,自当主动派遣使臣来见。
"
呵,我大明疆域广袤,富有四海,何须这些番邦小国的承认和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