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血流成河(第2页)
朕也是打小进御书房,学富五车的好吗!!
朕不是文盲。
性格敏感,格外记恨的皇帝,对那几个偷偷摸摸骂他的大儒怨念很深,偏偏身边又没有跟他一块儿骂人的,心里极是遗憾。
他幽幽一叹,“唉,有点烦了,快点把人杀了,回行宫去吧,想含璎了……”
她一定能理解朕。
然后跟朕一块儿骂那些大儒。
——
元昭帝心情不好。
于是……
后果也很差。
正所谓:帝王一怒,伏尸千里,元昭帝勉强算个明君——虽然心眼小,脾气差,爱记仇,又难伺候。
但起码,他不乱杀无辜。
没在国事上得罪他的人,只会被他记在心里的小本本上而已,但那些实证了,的确是贪污修河银款的官儿。
都没等天亮啊。
当天夜里,月亮没过树梢儿,元昭帝刚把锅子吃完,御林军就已经直接扎到他们的帐篷面前,如狼似虎地冲进去,当场抓住,念了十八条大罪……
大罪的重点就是:朕的银子,你们也敢贪?真是要钱不要命了。
既然你们不要命,朕就决定替你们收了。
元昭帝派出的御林军,一个夜晚的功夫,砍了十八颗人头,其中,三品大员占了六颗,余者也皆是一州一府的主要官员。
情况严重,贪的多的,甚至安排了全套抄家……
次日,已经察觉夜里异样的‘幸存’官员和曾经有意无意讽刺元昭帝‘胡杂儿’的大儒们,面对血淋淋的营地,三魂吓没了两魂半。
都不敢跟着他巡河了。
走在水坝上,腿肚子直打转儿,有几个胆子格外小的,被元昭帝的虎目扫过一下,居然双股颤颤,眼睛一翻,直接摔进水里。
差点没淹死。
一夜之间连杀十八官,又抄了九家,其中六家流放三千里,三族给披甲人为奴,夏州城可谓血流成河,夏州,哦,应该是整个南方起码二十年没生过,这么严重的案子。
也真是元昭帝下手够快,谁都没想到他会当夜难,连第二天都等不了,身边带的御林军也足够多。
要知道,狗急跳墙,人急拼命。
他这个搞法,一个闹不好,都容易被‘刺杀’。
但十八个贪官的脑袋,九户家破人亡的事实,吓坏了南方官儿们,又兼元昭帝杀的都是领头人,杀完后,又飞快从原籍提拔了副官填充位置,暂‘代’职位,众新任的‘代大员们’忙着接收死鬼上司的旧部势力,以及,怎么讨好陛下,以求撤掉自己头上那个‘代’字。
到没人有心思刺驾,做那九族尽诛,十恶不赦之事。
元昭帝的三日巡河,巡得真是‘尽善尽美’。
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