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 我们有必要组建一支最强悍的队伍(第1页)
虽然说徐川已经尽可能的将黎曼猜想的证明论文板书的过程压缩到了四十五分钟以内,但这场报告会仍然开到了下午六点整。
提问环节比预测中更加的激烈,即便是相关的论文已经公开在arxiv预印本网站上已经接近两个月的时间了,但依旧有无数的学者有着各种疑问。
对于徐川来说,尽管他想尽可能的更多解答与满足在场学者的疑问,但在有限的时间内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了,让所有人都弄懂自己的证明过程和论文是不可能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必要。
他只需要保证那些坐在前排的大牛们大部分都能听懂就行了。
至于其他的学者,并不是说他们的意见就不重要了。
但在黎曼猜想这种级别的世纪难题上,如果说让整个数学界全都弄懂证明过程的话,那这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好在,从前排这些大牛听众的反应来看,徐川知道自己已经成功了。
而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由《探索》期刊那边邀请几位数学领域的顶尖大牛组成联合审稿团队,对黎曼猜想的证明进行审核了。
尽管他已经确保了今天参加报告会的那些前排大牛们基本都没有了什么疑问,但对于一篇学术论文来说,如果想要刊登到期刊上,同行评审依旧是不可或缺的步骤。
报告会一直持续到了下午六点半,即便是现场依旧还有不少的学者在举手试图提问,但徐川仍然不得不选择结束。
毕竟已经到了饭点了,或者说已经出了原本预定结束时间半小时了。
在一片掌声中,徐川面向台下的学者微微鞠躬,正式结束了这场划时代的报告会。
报告会正式结束,现场的与会者们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开始有序离场。
大礼堂外,等待在这里的那些没能拿到入场拍摄资格的媒体记者们蜂拥的挤了上来,开始在人群中寻找今天的主角。
但很显然,他们注定不可能在人群中找到自己想要采访的那个人。
失望之下,一些媒体记者开始寻找数学界的其他顶尖大牛或者知名人物进行选择性的采访。
而刚从会场中走出来的陶哲轩,便不幸的被几位媒体记者堵在了门口。
毕竟相对比其他的数学家来说,热衷于冲浪的小王子很显然更出名也更有辨识度一些。
“陶教授,请问徐川教授去哪儿了?黎曼猜想已经被证明了吗?!”
“陶教授,听说黎曼猜想的证明涉及信息安全,尤其是对密码学与现有的网络加密体系的威胁很大?请问未来我们该如何保障信息安全问题?”
“陶教授,我是泰晤士日报的记者,请问黎曼猜想被证明后,数学的未来该怎么展?”
“陶教授”
被记者堵在门口,陶哲轩一脸的无奈,看样子在没抓到徐川的情况下,这群人逮住了他。
在工作人员过来解围前,很显然他是走不掉了。
看着一只只疯狂向他伸来的话筒和各种各样的问题,陶哲轩只能迫于无奈选择性的回答一部分。
“徐教授去哪了我不清楚,这个别问我,我也不知道。”
“至于黎曼猜想是否已经被证明了,如果是从今天报告会来看,很显然他已经成功了。”
“放心吧,尽管黎曼猜想和信息安全以及你关心的密码学的确有联系,但它的证明对现有加密体系的直接影响较小。密码学的安全性依赖于多种复杂问题的困难性,单一猜想的解决不太可能彻底颠覆整个领域。”
“至于数学的未来,这个我们已经有足够的想法了,比如数学大统一,这或许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在现场保安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戴着眼镜的陶哲轩这才得以从人群中挤出来。
对于整个数学界来说,无论这些媒体记者是否已经采访到了徐川,今天下午的报告会必然会轰动全世界。
尽管这篇论文目前还仅仅只是公开在了arxiv这种预印本网站上,但从cTV等媒体直播转载出来的现场情况,黎曼猜想被证明的可能性已经高达了99。99%以上。
尤其是陶哲轩和一些顶尖的数学大牛接受的采访,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黎曼猜想已经得到了证明的情况下,更是引起了数学界剧烈的讨论。
黎曼猜想被解决,如果再算上霍奇猜想、ns方程、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间隙难题
七大千禧年数学难题已经被他一个人干掉了整整四个!
谁都没有想到,克雷数学研究所以及数学界为二十一世纪整整一百年的时间而准备的七大数学猜想会在二十一世纪仅仅过去四分之一的时间内就被人干掉了五个。
现存于世的仅仅只剩下了:np完全问题、贝赫和斯维纳通-戴尔猜想(Bsd猜想)两个。
而前者听说那位徐教授的女朋友,也就是今年获得了菲尔兹奖的刘嘉欣女士正在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如果是这样算下来,那么目前还没什么动静的,就只有贝赫和斯维纳通-戴尔猜想一个了。
mathoverF1o国际数学论坛上,对黎曼猜想被证明的报告会以及这一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讨论热火朝天。
【陶哲轩教授表示黎曼猜想已经被证明了!】
【不可思议,七大千禧年难题他一个人就直接干掉了四个!这也太夸张了!】
【证明了黎曼猜想的徐教授,说是二十一世纪的数学之神感觉都不为过。】
【兄弟,去掉感觉,他就是数学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