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和离后,渣男跪着求我回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7章 打算提拔王政华(第1页)

此时此刻,正在大理寺当差的王政华,正在听自己的顶头上司说话。

王政华如今是大理寺少卿,他的头上还有大理寺的一把手,也就是大理寺卿陈大人。

陈大人见到王政华,笑着冲他招招手,并亲切的喊了他的字:

“勉之啊,你坐。”

“谢过大人,不知大人今日找我,所为何事?”

王政华拱手行礼,随后问着。

陈大人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

“这些年,你在大理寺当差,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与同僚之间从无龃龉,面对各种复杂的案子,也都是亲力亲为,力求为苦主沉渊昭雪,不管是大理寺的其他人,还是昔日承蒙你主持公道的苦主,都对你是赞不绝口。”

“大人谬赞了,这都是下官应该做的。”

王政华越发恭敬。

陈大人很满意王政华的态度,便又道:

“下个月,本官打算向陛下上奏,陈情致仕,回济州老家,本官也打算向陛下推举你,来接替本官的位置,你做好准备吧。”

大理寺里有左右少卿,王政华是左少卿,但他是六年前才从松城被提拔上来的,不像右少卿,在这个位置上待了十年,资历非常足。

他以为,就算陈大人致仕,接替者也该是右少卿才对。

不过……

王政华脸上露出一副惊讶的样子,不解的开口道:

“大人,您还没到致仕的年纪,身体也算康健,为何突然要离开?”

陈大人笑了笑,解释道:

“我母亲病重,大夫说,也就这两个月的时间了。等家母故去,我按照规矩,也得上书丁忧,回乡守孝三年。”

“于是我想着,大理寺离了我,也有你们,你能力不错,我也算是后继有人,与其丁忧三年,回来之后挪到别的位置上,还不如直接请辞。等守孝结束,我便在老家济州,开一间学堂,专门教人仵作验尸、查案之术,为朝廷培养一些新的人才。”

王政华听了这话,深深地鞠躬行礼,诚恳道:

“大人要致仕,我身为下属,理应挽留,但下官了解大人,既然今日找下官说了这番话,想必是去意已决。”

“更何况,大人即便是在济州老家,也有开班收徒、报效家国之志,实乃下官之楷模,下官便不劝大人了。”

听了这话,陈大人哈哈大笑,说道:

“我就喜欢你这性子,简单直接,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就适合咱们大理寺的差事,你放心,我离开之前,必定为你铺好路。”

“多谢大人栽培。”

王政华十分感谢。

他面上一副宠辱不惊的神色,可心里却涌现出一丝激动。

没想到,在大理寺少卿位置上才坐了六年,竟然有机会更上一层楼,甚至比右少卿还要更早地升上去。

他现在无比庆幸,当年在松城,为自己谋算一场,如若不然,他现在恐怕还在松城那个破地方,继续当着郡守,一辈子熬不出头。

在与陈大人话别之后,王政华便离开了,他并不知道,一场与他有关的风暴,正在京城重新掀起——

紫苏让沈家的商队快马加鞭去了北境,将留在那里的常进、王武、李宋三人,以最快的速度接了回来。

由于王政华并不知道当年松城还有幸存者,再加上这一年多,沈忆舒将这三个人的信息压的很好,所以消息并没有半点泄漏,他们这一路回京也非常安稳,没有什么刺杀和灭口。

同时,早在一年多前,沈忆舒也曾让江南的冬叔派人前往松城周边,打听六年前松城大疫的情况,如今这些人也掌握了不少信息,正飞快的朝着京城赶来。

更有甚者,沈忆舒昔日在王政华府中安插了细作,也有了非常大的收获。

王政华回府之前的一刻钟,府中的细作才刚刚把自己搜集到的东西,转交给了紫苏的人,送到了沈忆舒手里。

沈忆舒并没有因为马上要掀开这桩大案而感到激动,她和平常一样,安之若素的做着自己的事情。

正好,她与六皇子合伙开的奶茶店,也全部装修好了。

位置就在之前香料铺子的斜对面,那个地段很好,人流量很大,但凡是上街的人,不管去什么地方,都要从那附近经过。

原本沈忆舒选择这个位置,是为了监视香料铺子,但没想到那些南疆人暴露的这么快,所谓的监视根本没派上用场。

但没关系,反正位置已经选好了,而且地段不差,奶茶店便开在这里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装修,店铺已经完全变成了曹嫔娘娘图纸上画的模样,整个店面被分成了前后两个部分。

后面是后厨,前面是吧台,中间摆着桌椅,方便客人进店品尝。

六皇子彻底不想读书了,从宫里溜出来,跟沈忆舒一起去店铺转了一圈,对这个地方非常满意,当场就跑去钦天监府上,让人家给测算了一个吉利的日期,让奶茶店开了张。

曹嫔在之前提供了不少营销方案,譬如团购、譬如充值优惠、譬如抽奖等等,有这些东西做噱头,几乎是一开张,奶茶店就挤满了人。

除了噱头之外,主要是满京城里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这个店铺是沈忆舒和六皇子开的,而且六皇子做生意,据说还是得了永安帝的特批。

毕竟,永安帝亲自给六皇子赏赐了白银千两,让他作为开店的本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