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贩卖私盐(第2页)
邓愈严肃地说:“贩卖私盐!”
朱棡跟着补充了句:“只不过贩卖私盐依旧无法出手所有私盐,这才有了鲍鱼之事,以增销路。”
顾正臣陷入思索之中。
山东盐场虽然比不上两淮、两浙的盐场,可每年产量也不低,至少有八万大引,一大引便是四百斤盐,足见其产盐相当丰厚。毕竟当年齐国就靠着这玩意富国强兵,风光一时无两。
贩卖私盐,这玩意赚钱快。
张士诚如何起家的,为啥那么多百姓拥护张士诚,归根到底,不是张士诚有啥个人魅力,而是这家伙贩卖私盐有的是钱,不在乎百姓那点税,可老百姓在乎啊,所以支持张士诚,就因为这一回事,苏州府、松江府等地,那税至今比其他府高许多。
百姓缺不了盐,如果说后世一个人一年要吃四斤盐,那明代的百姓,那一年要吃十斤,甚至更多。
不是大明人喜欢吃咸的,而是出力气干活的人,吃盐少了没气力,不信去看看工地上的工人,他们摄入的盐绝对比坐办公室的多得多。
大明六千万百姓啊,这算下来一年就要吃掉六亿斤盐!
这是一个极庞大的市场,虽说这个市场是官府垄断性质的,不准民间私自买卖,官府抓生产,官府抓分配,官府给许可凭证,商人才能拿盐卖盐。
可问题是,市场如此之大,商人未必能全占了。再说了,在官转商的过程中,自然有成本,到了流通环节,盐价也不会太便宜了。
私盐就不一样了,没那么多中间环节赚差价,也没经销商,端对端交易,扛到地方就能卖,卖了基本就是纯利润……
蔺家主导贩卖私盐,这恐怕才是他们动辄可以拿出一万五千两钱钞的底气。
只是,蔺家很可能不是私盐贩子,而是提供私盐的元凶巨恶,私盐贩子一口气吃不下去太多私盐,蔺家这才做了鲍鱼买卖。
顾正臣想起一件事,问道:“那封灶台之事,是真的吗?”
朱棡紧握拳头,义愤填膺:“是真的,还是乐安下派来的衙役办的!这些衙役,竟停在了高家港,平日里连县衙都不回,专门听蔺几道的安排,让封谁就封谁!先生,这里的灶户、渔户过得都很凄惨,我们走访了一些人家,穷困潦倒,家中连个像样的东西都没有,还有直接以柴垛窝当家的,一些孩子更是面黄肌瘦……”
顾正臣叹了口气,正色道:“以前在金陵,还有官吏说天下太平,万民康泰,已有盛世景象。可走出来看看便会现,他们说的盛世,与底层的百姓毫无关系啊。繁华的金陵,热闹的泉州府,都不足以证明这世道变好了,唯有最广泛的百姓吃饱了,穿暖了,才能堂堂正正喊一句——洪武盛世!”
朱棡深深看着顾正臣:“所以先生,我们需要早点去南洋,不能在山东耽误久了。”
顾正臣明白朱棡的意思,那就是推进大航海准备事宜。
确实,粮食是最大短板,只要解决了粮食产量问题,许多事办起来就游刃有余,积累十年八年,兴许盛世的地基也能夯实了。
顾正臣伸手,从怀中取出一份契约,递了过去:“昨晚蔺几道将我灌醉,签下了这份契约。”
朱棡看过之后,一脸震惊。
邓愈接过之后,脱口而出:“哈,他还真是个天才啊……”
顾正臣含笑:“不只是个天才,很可能还是个白莲教的天才。”
朱棡、邓愈眼神变得明亮起来。
申屠敏敲了敲窗户,递进去一张纸条。
顾正臣打开看了看,眉头一抬:“萧成来消息,说圣女她们出了,度很快,方向是——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