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二章 诗人那些事(第1页)

【唐朝最倒霉短命的诗人,因为父亲的名字,终生不能考取进士#历史#小知识#唐朝】

他是唐朝最丑的诗人,虽然只活了27年,却与李白齐名。他的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

更是家喻户晓。他7岁就能写诗,15岁名震京城,18岁写出了“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可惜他自幼体弱多病,年少还遭人算计,终身不得考取进士。他就是中唐三李之一——诗鬼李贺。人们总说“天妒英才”

,却不知道天妒的背后往往是赤裸裸的人妒。

小杜眼红,言语尖酸刻薄;大杜则陷害暗算,致人死地。李贺无疑就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

公元79o年,李贺出生在如今的hen省宜阳县。他的祖上是唐高祖李渊的叔叔郑王李亮,曾经风光无限。但到他父亲李敬素这一代,家族早已从往日的辉煌变得很穷。

即便父亲曾担任县令,李贺出生时家中依旧穷困潦倒。在贫寒中成长的李贺自幼身形瘦弱,长得也和别人不太一样,眉毛连在一起,手指长长的。

但生活的苦没能拦住李贺的才华。他天赋异禀,7岁便能写诗。年少的李贺常常骑着一头瘦驴穿梭在山川田野之间,随身带着一个锦囊。

灵感乍现时,他迅将心中的诗句记录下来,投入囊中。回到家中,他便沉浸在诗的世界里,精心雕琢每一个字,每一句诗。他的专注与执着,也让母亲心疼不已。

“母训”

这个词说的就是李贺写诗有多拼命。凭借着这份热爱与努力,李贺在十几岁时就以诗名远扬。公元8o7年,18岁的李贺拿着自己写的《雁门太守行》去拜见当时的文坛领袖韩愈。

韩愈打开一看,“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一下子就被这大气磅礴的诗句吸引住了。他马上觉得李贺是个难得的人才,决定帮他出头。

可谁能想到?命运突然给李贺来了个大转弯。就在他准备去参加科举考试,实现自己抱负的时候,他父亲李敬素去世了。按照唐朝的规矩,他得守孝三年。

三年后,在韩愈的鼓励下,李贺重振旗鼓,踏上了科考之路。凭借扎实的学识,他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府试、乡试。

可就在他即将踏上梦想的舞台时,一场荒唐的闹剧将他的希望彻底击碎。有人以李贺父亲名字中的“晋”

字与“进士”

谐音为由恶意举报他应避讳,不能参加进士考试。

韩愈一怒之下写了一篇《讳辨》,为李贺鸣不平:“父名‘晋’,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但这依旧无法抵挡舆论的压力,李贺最终还是无奈地放弃了考试,黯然返乡。

科举之路的断绝让李贺遭受沉重打击,但他并未就此沉沦。

为了实现振兴家族的梦想,他到处寻找当官的机会。最后靠着皇室宗亲的身份,他得到了一个九品小官——奉礼郎,这个官主要就是负责祭祀等琐事,与他的志向相差太远。

每天干着这些琐碎的活,李贺心里又憋屈又不甘心,只能把这些情绪都写成诗,在诗里找安慰。

李贺的诗歌风格独树一帜,既不像李白的豪放洒脱,也不同于杜甫的沉郁顿挫。他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神话传说融入诗中,借古讽今,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他用“此心如诗”

里的意境,既神秘又深邃。

在《李凭箜篌引》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把李凭弹奏箜篌后的美妙声音描绘得奇幻无比,仿佛能看到昆山美玉碎裂,凤凰高声啼叫,芙蓉花在哭泣落泪,湘南也绽放出欢笑,让人如临其境。

而《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从天上俯瞰人间,将九州大地比作九点烟尘,大海仿若从杯中倾泻而出的水,展现出宏大又奇幻的宇宙观,让人惊叹不已。

还有“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短短十个字就勾勒出塞外大漠的雄浑景象,煞白如霜,弯月似钩,简洁而有力地描绘出边疆的独特风光。

那句“鬼灯如漆点松花”

,一下子就营造出阴森恐怖的感觉,不愧是“诗鬼”

他的诗在当时就很受欢迎,可因为风格太独特,后世虽有许多人尝试模仿,却始终难以企及。

在奉礼郎的岗位上煎熬了三年后,李贺终于不堪忍受,选择了辞官。此后他的生活愈艰难,身体也越来越差。但即便身处困境,李贺心中的报国之志从未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