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以身殉君(第2页)
那么贾谊既然提出了这个,他给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分割诸侯王的势力。
既然你实力强大了就要对我有反叛的心思了,那我直接削弱你的实力不让你变得强大起来不就万事大吉了吗?
贾谊的治安策上去以后,刘恒很喜欢,但是当时的情况还不允许他这么干,没办法,他只能静待时机。
终于,在文帝十六年,即公元前164年的时候,齐文王刘则死了,并没有子嗣继承他的位置。
于是,文帝趁着这个机会把最大的齐国分成了六国,又把刘长的几个孩子都封王了,淮南也被一分为三。
到了这个时候贾谊的策略才得到了实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皇帝和诸侯王之间的关系矛盾就得以缓和了。
文帝对于同姓的诸侯基本上都是姑息,这样的政策直接导致了儿子景帝时期的吴楚七国之乱,这个东西,想来刘启是非常熟悉的,我们在说刘启的时候细说。”
七国之乱。
刘邦坐正了身子。
听起来还很严重的,也不知道大汉那个时候过了多久才恢复以往的生机活力。
刘启听到这里,再想到当年的战乱,心情立马不好了。
他爹就是对这些人太温和了,助长了他们的野心!
刘彻也是这么认为的,他爷爷有点太心软了,要是他,管他是不是同姓的,该灭就灭了。
灭了他们这些诸侯王还能充实下自己的国库呢。
话虽然是这么说的,但按照当时的情况,这么做也是很难的。
秦
嬴政一边翻看着自己手上的过秦论一边注意着周葭的话,等他这段说完了嬴政手上的内容也看完了。
前面似乎是把他们大秦夸的很好很厉害,后面……
嬴政这段时日看的最多的是以现代的目光来看秦的过失和错误,之后王朝对大秦的看法如何他了解的很少。
不过按照这个来看,从他们这个时代不同时间的角度来看也很有意思。
最起码能够让他知道,后朝对秦的看法及建议。
周葭的21世纪毕竟离自己太过遥远,还是要一点一点来啊。
嬴政放下手里的过秦论,抬头就看见自家小树委屈巴巴地向自己走过来。
眼神那个幽怨呦。
嬴政生无可恋地闭眼。
他那头铁的儿子怎么就变成现在这么……那个叫什么,哦,对,茶!
都怪周葭。
“父皇……”
扶苏可怜兮兮行礼,低着头,也不看他,嬴政抬头道:“坐。”
“谢父皇。”
嬴政把手上的过秦论交给他,“贾谊过秦论,觉得如何。”
扶苏快把过秦论的内容过了一遍,开始面有喜色,后面气呼呼地说:“父皇,此人着实可恨。”
明褒暗贬,但是不得不承认,这里面有些描述与大秦的恢弘其实确实极为相配。
但他现在最不喜有人说他大秦不好,说他父皇不好。
嬴政没觉得什么,自己有错,大秦也有不当之处,既然有不当之处,那就好好的改进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