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好王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7章 尚有改进空间(第2页)

其实方才殿内的对话,殿外的朱楩也都听到了,一进来,看到三个许久不见的侄子也很是高兴。

朱高炽与朱楩同岁,朱高炽之前来到京城的时间里还是和他们几兄弟一起上的大本堂,别看朱高炽胖胖的,学业可不算差,就是在现在也能看得出日后仁宗庙号的一些影子。

朱楩进来后,先是给朱元璋行了礼,问候了一下他的身体状况,然后又面不改色地和一旁的朱允炆打了招呼,态度自然,完全看不出来昨晚两人有过一番交流。

朱元璋微笑着看着朱楩,手指着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三兄弟说道:“正好老十八来了,你们几个小子好好听听他讲讲这次带兵去安南的感受。”

朱楩恭敬地拱手回答道:“回父皇,儿臣此次带兵前往安南,沿途最大的感触就是赋税对于普通百姓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

朱元璋听后微微点头,示意朱楩继续说下去。朱楩接着说道:“赋税过高会导致百姓生活困苦,甚至可能引社会动荡。而赋税过低则无法满足国家的需求,难以维持正常运转。因此,合理的赋税制度至关重要。”

朱元璋心中暗自欣慰,他在信中已经了解到了朱楩的这些想法,但并没有将其透露给其他人,包括朱允炆在内。此外,朱楩私自执行的一系列政策以及调用云南各级官员等行为,朱元璋都心知肚明,并选择了默认。

“说说吧,如何影响?”

“父皇,儿臣此间一路,从昆明至马关县皆为大明领土,百姓安居乐业,赋税平缓,又得益于云南天气四季如春,粮食长势良好,一年两收,交完税仍能有些许富足。”

朱楩说到这儿脸上都带着满意的笑容,但随后话锋一转。

“但是从马关一直到老街府,一路上到处都是土匪强盗,不过我却注意到这里的农田里庄稼生长得非常茂盛,等到我成功攻占老街府之后,才了解到原来安南这个地方雨水充足,当地种植的水稻甚至能够实现一年三熟!然而,让人惊讶的是,安南征收赋税并不是按照粮食产量来计算的,而是要求老百姓用铜钱纳税,这就使得老百姓们只能把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以极低的价格卖给商人换取铜板去缴税。时间一久,很多人因此而陷入贫困,走投无路之下,只好选择当土匪强盗,但他们并不抢劫或者伤害无辜的人,只是占据一些山头,过上自给自足的日子罢了。”

“儿臣到达之后,迅组织起云南的商队,携带各种货物与这些百姓与部分土匪进行贸易往来,用货物交换他们手中的粮草,然后让他们带着这些新颖的大明商品前往中都等地的城市出售,以此换取金钱。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我这次出征时因补给线太长而面临的粮草供应难题,同时也帮助安南的老百姓增加了收入,让他们摆脱了困境。正因如此,我们才能相对顺利地完成此次南征任务。”

朱元璋与在场的几人听到这儿,算是明白了,朱楩这次的快获胜的原因基本来自于他依靠自己解决了战争中最大的难题,也就是供给问题,当地卖当地采当地用,省去力夫运粮的损耗外还收获了当地民心。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和稳定性,可谓一举多得。

“但是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因为百姓的赋税压力,在粮食如此高产的地方仍然能出现民不聊生的情况,安南陈朝当亡。”

朱楩感慨地说道。

朱楩一直认为,安南陈朝的灭亡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败,更是社会制度和经济政策的失败。畸形的赋税制度导致百姓生活困苦,无法承受,最终变成了社会的动荡和政权的崩溃。

朱楩说完后深深鞠了一躬,表示对朱元璋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朱元璋也是点点头,然后,朱元璋问道:“那你觉得我朝税收制度可有问题?”

这句话让在场的众人都陷入了沉思,他们开始思考明朝的税收制度是否存在问题,以及如何改进和完善。

朱楩心中暗自琢磨着,他可是朱元璋的亲生骨肉啊!此时此刻,若是再不吭声,更待何时?况且,老朱向来以护短着称,就算自己稍有冒犯,至多也就是挨一顿臭骂罢了。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直抒己见:“父皇,儿臣认为并无不妥之处,然而尚有可改进之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