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刘永福 民族英雄的传奇一生(第2页)
然而,清廷受到李鸿章等主和派的影响,仅增强了驻越清军的力量,但并未积极支持刘永福的抗法行动。因此,刘永福未能乘胜追击,收复河内。只有唐景崧愿意与他并肩作战。
与此同时,法国采取了双线作战的策略,一方面由孤拔率领七艘舰艇和一千名士兵攻击越南都顺化,另一方面由波滑率领两千名士兵进攻黑旗军防守的北圻据点。前者由于越南国力薄弱及政局动荡而迅得逞,并签署了第一次顺化条约,将越南变成法国的保护国;后者则遭遇了刘永福和唐景崧的顽强抵抗。七月十三日,波滑进攻刘永福在怀德府的驻地,但被击退。两天后,洪水冲毁了黑旗军的驻地,迫使他们撤退到丹凤县。七月二十九日,波滑再次进攻丹凤,但由于洪水的影响和黑旗军的顽强抵抗,法军在相持三天后被迫撤回河内。
此后,刘永福将驻地移至地势较高的青威县,准备伺机收复河内。然而,当得知法军控制顺化的消息后,越南政府命令北圻诸臣停止抗法,并停止向黑旗军放饷银。声援刘永福的驻越清军在得知越南投降的消息后也开始撤退,其中滇军撤至兴化,桂军撤至北宁。黑旗军被迫退守山西,仅由云南每月提供五千两饷银。
在此期间,唐景崧再次建议刘永福割据北圻称王,但遭到了刘永福的拒绝。刘永福认为山西难以防守,打算退守保胜。唐景崧于是指使黄守忠向刘永福争取死守山西,最终刘永福决定坚守山西。
光绪九年(1883年)九月,中法谈判因法国强迫中国承认《甲戌和约》而陷入僵局,清政府决定对法采取强硬政策。九月二十二日,清廷下旨拨给刘永福、唐景崧十万两饷银,公开支持他们的抗法事业。刘永福随即派遣人员回国招募了1ooo名新兵,而唐景崧也请来了滇军三营共1ooo人来守卫山西。
此时,法国派遣孤拔率领6ooo人的海陆大军及各种先进武器北上,直扑山西。尽管刘永福和唐景崧联合了滇军、桂军和黑旗军共计6ooo人,但由于其中有1ooo名新兵,且装备相对落后,大部分使用旧式的前膛枪、抬枪等,大炮也是笨重的铁炮,远不如法军精良。
十一月十四日,中法战争的第一场大战——山西之战爆。刘永福率领的军队经过三天的激烈战斗,虽然暂时抵挡住了法军的攻势,但他意识到凭现有的兵力和军火难以坚守山西,于是留下部分黑旗军继续守卫,自己则率主力撤退。十一月二十日,黑旗军与清军退至兴化。不久之后,岑毓英率领2o营滇军前来支援,使刚刚遭受挫败的黑旗军与清军稳住了阵脚。
光绪十年(1884年)正月,刘永福向法军新任司令米乐下战书,米乐表面上同意二月初二日开战,但实际上却转移目标进攻桂军驻守的北宁。桂军向滇军求救,岑毓英派唐景崧和刘永福带领12营共4ooo人从兴化驰援北宁,并于二月初五日驻扎在北宁省城外七里的安丰县。二月初八日,广西巡抚徐延旭指示刘永福进攻嘉林的法军,刘永福与唐景崧入北宁与两位桂军将领赵沃、黄桂兰商议作战计划,但四人意见不合,未能达成一致。由于安丰县缺乏粮食供应,刘永福将黑旗军转移至北宁城外。
二月十五日,北宁之战爆,两万桂军一触即溃,黑旗军也因兵力不足而败退。刘永福先是随桂军退守太原,但二月二十五日法军不战而取太原,桂军退至谅山一带,刘永福则逃回兴化,手下兵力只剩下37oo余人。三月中旬,刘永福随滇军撤出兴化,并率吴凤典等部驻守文盘州、大滩,分黄守忠所部驻守宣光。五月,宣光也被法军占领。
在这一时期,清廷内部存在分歧,以李鸿章为的主和派主张放弃甚至除掉刘永福和黑旗军,而主战派如张之洞、张佩纶等则力主援助刘永福抗法。最终,清廷中枢采纳了主战派的意见,并在观音桥事件和马尾海战后继续与法军作战。光绪十年(1884年)七月初六日,清廷正式对法宣战,授予刘永福记名提督之官衔,并赏戴花翎,命其驱逐法军,恢复越南。九月,清廷加恩赏银五万余两,并对黑旗军将领予以封赏。
在此之前,八月中旬,刘永福的黑旗军与滇军共6ooo人已经包围了宣光,并不断与法国援军交战。十月,唐景崧奉两广总督张之洞之命,率麾下景军四营前来援助攻城;十一月,丁槐率3ooo滇军增援宣光,并决定由刘永福率黑旗军在左育打援,唐景崧和丁槐负责攻打宣光城。清军六次攻打宣光均未成功,而法军在击溃东线潘鼎新所率桂军、夺取谅山后,派3ooo至4ooo人向西增援宣光。
光绪十一年(1885年)正月十六、十七日,黑旗军与法军在左育激战,黑旗军溃败,法军也付出了伤亡4oo多人的代价,这是黑旗军与法军作战中杀伤最多的一次。刘永福与黄守忠之间早有矛盾,左育之战后,刘永福认为黄守忠应对兵败负责,黄守忠则率8oo人投奔唐景崧,另有两千多名败兵逃归清军其他部队,而刘永福手下残兵不过5oo人,黑旗军由此分裂。
六、归国任职
光绪十一年(1885年)春,刘永福在准备与法国再战的同时,派遣部将吴凤典、李唐、魏名高、胡昆山等人前往两广地区招兵买马,计划在五月内新增5ooo兵力。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冯子材在镇南关取得了大捷,收复了谅山。清廷在听取了李鸿章的意见后,决定与法国议和,并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这意味着刘永福必须离开越南。
四月初一日,张之洞电告唐景崧,让吴凤典和李唐暂停募兵。在法国的施压和清廷的催促下,刘永福不得不处理完保胜据点的善后事宜,并于五月十三日率领黑旗军及家眷进入云南文山之南溪。五月十五日,清廷授予刘永福“依博德恩巴图鲁”
的名号,并封赠三代,其子刘成良也获得知州的职位。
刘永福临行前心情沉重,他对前来送别的越南民众说:“这是祖国大皇帝九次上谕催促的结果,我不能违命……你们等着,我入关三年,到天朝看看情况如何。”
他还派人告诉来华求助的越南兴化巡抚阮光碧:“洋贼未平,我不会长久离开。”
然而,刘永福再也没有回到越南。
关于刘永福的安置问题,清廷在二月二十二日命令云贵总督岑毓英和两广总督张之洞处理此事。张之洞主张将刘永福安置在钦州或上思,而刘永福本人则表示愿意驻扎南宁。然而,广西巡抚李秉衡担心刘永福的手下游勇会在广西引起与法国的摩擦,不愿其驻扎广西。最终,张之洞决定将刘永福安置在琼州,但慈禧太后对此表示担忧,认为“琼州孤岛,我水师不力,一旦有事,何以制之?”
九月二十七日,张之洞采纳了唐景崧的意见,将刘永福调任广州,并动用义捐银数千两为其在广州购置了一座大宅。
在此之前,刘永福已于八月初四日从文山出,九月二十四日抵达南宁。张之洞命令他解散新募的兵士,只保留1ooo余人,分为五个营(每营2oo人)和亲兵1oo人,称为“福军”
。刘永福将家眷行李安置在宾州(今广西宾阳)的岳父家中。十二月二十二日,刘永福抵达广州,并于次日拜见张之洞。张之洞派孙鸿勋和陈文序管理黑旗军营务,并指导刘永福学习礼仪和历史知识。经过近一个月的考察,张之洞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正月十九日上奏清廷,推荐刘永福担任总兵。慈禧太后接受奏请,将广东南澳镇总兵李扬升开缺,由刘永福补任该职。但因清廷指示暂缓赴任,刘永福暂时留在广州,并曾请假回博白祭祖,在宾州与家人团聚。
光绪十三年(1887年)夏,广东碣石地方生民众与洋教徒的冲突,张之洞奏请让刘永福署理碣石镇总兵,以稳定局势。刘永福于八月初一日到任。不久后,清廷指示他入京觐见,并要求进一步削减福军的规模。八月二十三日,刘永福从广州出,在广东水师提督方耀的陪同下,乘坐“海晏”
号船前往天津,并于十月初二日抵达北京。初三日,刘永福进宫面见光绪皇帝,十四日觐见慈禧太后,并向光绪帝辞行。十八日,刘永福和方耀离开北京,继续在广东担任南澳镇总兵,并负责巡防闽粤海疆。
七、抗日保台
光绪二十年(1894年)六月下旬,随着日本入侵朝鲜,甲午中日战争爆。在军机大臣翁同龢的推荐下,光绪帝命令两广总督李瀚章和闽浙总督谭钟麟督促刘永福带兵前往台湾,协助台湾巡抚邵友濂防备日军。刘永福的旧部经过多次裁撤,仅剩3oo人,他请求招募到3ooo人,恢复黑旗军的规模。然而,谭钟麟并未同意刘永福的请求,而是将临时招募的1ooo名潮勇改为刘永福部下,并配武器和四个月的军饷,让他先行前往台湾。
刘永福接到命令后,先赶回广州燕塘旧居布置招募事宜,随后前往潮州,带领这1ooo名潮勇到汕头训练,准备渡海赴台。邵友濂对刘永福的态度颇为冷淡,请求将其调至台南而非台北,清廷批准后,刘永福于八月初五日率领潮勇抵达台南。随着清军在平壤战败,战火蔓延至中国境内,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遭受重创,清廷一度考虑将刘永福调往辽东抵御日军,甚至设想让他直捣日本本土的长崎等地。但随着日军军舰出现在澎湖海域,邵友濂改变了主意,挽留刘永福,并请求将其留在台湾。
九月十二日,清廷命令刘永福留在台湾。刘永福视察了基隆、沪尾和澎湖的防务,并于九月二十三日拜见了新任台湾巡抚唐景崧,提议自己带兵防守台北,但遭到拒绝。九月三十日,唐景崧安排刘永福防守凤山东港至恒春一带,即台南府南部沿海,限制其活动范围。同年冬天,两江总督张之洞打算调刘永福北上上海防守,刘永福借此机会向总理衙门申诉自己在台湾受到排挤的情况,请求增兵增饷,但这些安排最终未落实。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正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军越过辽河,逼近山海关。张之洞打算将刘永福调至京畿抵御日军,唐景崧同意。但不久后,日军军舰出现在澎湖海域,唐景崧决定加强台南防守,叫停了调刘永福北上的计划。张之洞于二月二十三日分别致电唐景崧和刘永福,劝两人以大局为重。四天后,日军占领澎湖。三月二十三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刘永福闻讯后,誓言抗日保台。
五月二日,唐景崧在台湾士绅的支持下成立了抗日政权“台湾民主国”
,自任总统,刘永福被任命为大将军。五月九日,因台湾镇总兵万国本内渡,唐景崧命刘永福暂代此职。刘永福返回台南,不久后台北被日军占领,唐景崧及其官员纷纷内渡,日本军舰在台南安平海域侦察。刘永福致电闽浙总督边宝泉请求“暗助”
,边宝泉联系张之洞,张之洞表示“任其自为之”
。
刘永福接到了伪托张之洞名义的电文,要求他坚守两个月,援兵即可至。刘永福受此伪电鼓舞,将其公告台南,民众士气大振,誓死抵抗。随后台南绅民推戴刘永福为“台湾民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