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法兰西民主联合公社(第2页)
。」
「法兰西必须得到拯救,你与我责无旁贷,法兰西万岁!」
莫纳特并不完全认同卢森堡的观点,也不希望法国变成德国人的附庸,这让他与一些中右翼力量达成了共识,他们很清楚,必须团结所有人才能够取得胜利。
5月18日,公社派出代表与城郊的德军进行谈判,同时对法西斯临时政府宣战。
民主公社的情况被迅上报给了柏林,卢森堡对于公社的看法并不乐观,而恩斯特等人则相对赞同公社的情况。
莫纳特虽然与卢森堡意见不合,但并未否认sh主义道路,“德意志__主义共和国联盟的胜利证明了红色道路是可行的,红色运动是有前途的,而法国人民也可以开创自己的道路,实现最高理想。”
同时,莫纳特也认为自由民族联盟、公民党和先锋党是必须要被同化的,不能够长期存在,并且阐述了法兰西工人政党体系,试图建立公选民主制度。
对于法国的处理方案更多的还是要归结到德国对自身的历史任务的定论,从大的方面来说,是要巩固政权,证明理论的正确性和制度的优越性,解放生产力,解放全世界。
为了完成这个历史任务,德国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无论是自保,还是主动出击,德国人都有自信,唯独对英国人忌惮颇深。
作为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的源地,日暮西山的大英帝国仍然拥有实力强大的舰队,急不可耐想在海上挑战其霸主地位的后果必定是惨重的。
因此国防部的意见是,应通过新兴的空军削弱英国海军,在西欧大陆建立一系列针对英国的空军基地,保证多方位的压制,并辅以强大潜艇部队和破交舰队,迫使英国放弃敌对。
另外,在达成陆上战略目标以后,应着重建设强大的、正规的水面舰艇部队,以在短期和长期应对来自美洲和亚洲的威胁。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能够建立德法俄__主义同盟,罗马尼亚和俄罗斯的油田、匈牙利和乌克兰的粮食将维持德、法、捷的工业机器全力运转,这一套战时制度将在保证欧洲人民足够生活水平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挥整个欧洲的工业力量,从理论上来说是非常可怕的。
只有这样才能够以庞大的空军压制北海、英吉利海峡等英国控制的海域,封锁英伦三岛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线,让严重依赖海外物资供给的英国本土陷入资源匮乏的窘境,最终促使英国革命成功。
但这其中有两大问题,一个是外部的,一个是内部。
外部的自然是在美洲和亚洲的两大帝国主义国家将会如何对待新的局势,是否会主动干预欧洲的局势。
尤其是只隔了一个大西洋的美国,民主党的一系列干预调控政策使得近几年的美国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制度渐行渐远,合众国政府有从小政府转向大政府的趋势,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束缚而逐渐专制。
而两国的军事力量也非常强大,美国总人口1。3亿,钢铁产量五干万吨,大型船台和船坞上百座。
中国的工业能力虽然次于德国,但却拥有近十亿的恐怖人口,两干多万吨的钢铁产能和同样可怕的海军,这意味着中国几乎拥有无穷无尽的兵力。
德国的主流观点还是比较乐观的,认为两国在见识了己方强大的国防力量之后,对于欧洲问题不太可能会出底线,即中国在欧洲没有利益需求,而美国应当以维持英伦三岛为限。
两国应当会趁此机会通过和平或战争的手段,瓦解英法两国的殖民地体系,并将之通通接盘,甚至还有可能爆激烈冲突。
而内部矛盾则主要集中在德法之间,意识形态不是万能的法宝,不是用了就一定能消弭分歧,但德国对此还是很乐观的,因为英法都能相互谅解,德法之间的矛盾在更广大的人民群众之间并没有比英法矛盾更深入人心。
这从雷诺内阁的部长们对于丘吉尔的联合方案的评价就能够看出来,宁可投降德国,也绝不与英国组成联合国家。
德国相信,只要人民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不被执政者蒙蔽,想要实现两国和解,局面并不算糟糕。
最终,卢森堡被台尔曼说服,决定给公社一个机会,她通过人民战争委员会向第一集团军群下令,要求法国立即停战。
同时,第一集团军群的先锋部队继续维持在巴黎外围的驻军,公社必须为这支部队提供给养,而这支部队也负责监视公社的行动,直到双方签订确切的和平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