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家祖左宗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4章 必然走向T34(第2页)

同时,德国人清楚,英国独特的政治环境和帝国组成很大概率会导致伦敦与澳新、印度和马来亚之间的丰龊。

历史上,在开战前,英国内阁曾认为如果IJa入侵东方的两个自治领,出于政治考虑‘我们应该立刻放弃中东的位置全力支援’;但是到了1941年中真正要求撤回埃及东非两伊的部队增援帝国东部的恰恰是澳新政府,而uk政府反而希望推迟这种调度。

而如果没有美国的参与,这种矛盾将会更加凸显。

英国能抵抗多久,美国会在什么时候参战,中国是否有可能参与战争,都深刻的影响着德国的战略。

外交官和情报人员该动起来了。

……

“关于最近在苏伊士运河被拦商船的问题,德国人又来找我们了,希望走美洲。”

西花厅内,石子任、戚殿生和陈霖三人正开着小会,简单商议德国新的需求。

从去年十二月北海的那次海战开始,整个欧洲的局势就急剧升温。

历史上,由于苏德矛盾,英国人担心苏联会进攻伊朗、伊拉克和土耳其,从而干预到英国的中东布局;同时,英国人又认为德军“不太可能”

进攻巴尔干一线。如果进攻目的只能是穿过安纳托利亚威胁两伊。此时“我军应该按照计划摧毁油田和管线。”

但是这个计划“有太多的弊端”

,比如德军的投送能力、土耳其的态度和俄国的反应;而“没有明显的益处”

,所以不太可能会选择。

而如今,俄国早跟土耳其开干了,但却是在英国的巧妙策划下,因此队英国来说是有益的,但德国向中东挺进却让英国人如坐针毡,不仅在地中海和苏伊士加大了巡查力度,就连土耳其、罗马尼亚这些国家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过多纠缠,因此中德之间的贸易收到了较大的影响。

相反,从美国和美洲通往欧洲的航线依然顺畅,且不太容易搜查。

“走美洲,美国人同意吗?光打着巴西这些国家的旗号恐怕不太其作用吧?”

陈霖有了些疑问。

“不用担心,美国官方并不太在意,至于民间,德国人到底拉拢了多少人,我们也不知道。”

戚殿生摇了摇头。

“再说了,他们会做亏本生意吗?”

“说的也是,咱们操什么心。”

当德国派出特使商定临时贸易通道时,左念微并没有露面,他如今正在总参谋部观察一个更加重要的技术兵器。

“确定了吗?”

“目前能够得到了资料和影像信息就这么多了。”

左念微看着照片上的模糊剪影,十分确信,这至少是T34的前身a32,当然,也有可能是变种。

而后,左念微又命人搜集了设计团队的相关人员,最终得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他在1928年来到德国学习技术,随后返回国内,最终随着根据地的失败而再度流亡,通过国际又一次回到了德国,并在国营427厂工作,这个厂子便是大名鼎鼎的设计豹式坦克的猛士。

这还。。。真是奇妙的渊源。

T-34的诞生是历史的偶然,至少包含了苏德技术合作、科什金的天才创意和苏联本身的技术路径和基础,没有苏德之间的技术合作,苏联不会那么快的取得技术的突进,而坦克又是一个极吃系统整合能力的综合兵器,设计师和设计团队的经验与天赋在其中占到了相当高的比例。

如今的俄国设计不了T-34,而T-34诞生在德国也并不奇怪,科什金是什么人,红军政委,他显然不可能与如今的俄国合作,而来到德国也具有太大的偶然性。

左念微现在很好奇,它的技术细节有哪些变化。

当然,至少可以确定的是,它会比T-34更精致,得益于德国更先进的工业,困扰苏联的装甲、焊接、瞄准镜和观察镜、电台都将得到解决。

另外,德国人恐怕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炮塔的问题,或者从一开始就使用更大的炮塔以换取空间和人机工效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