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自怨自艾钻牛角尖(第1页)
甩一甩头,摒弃杂念,黄有为再次为了今晚的行动而调整心绪。
这一次,他能够想象行动中的体验又会不一样。
因为这次的行动计划,不再是陈焱章站长制定了,而是上海地下党的那个书记。
上海地下党那些人到底如何,黄有为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了解。
而作为重庆来的,尤其是之前在军部司职文员的经历,黄有为自认为对共产党人的了解只能浮于表面。
因为他来此之前,根本就没有亲眼见到过任何一个共产党员。
可是,关于共产党那些人的各种传闻,他可没少听过。
自然,负面的更多,毕竟在重庆那些官老爷们眼里,共产党人就是牛鬼蛇神。
黄有为是一个读书人,他很清楚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道理,至少,如果共产党人真的都是“匪类”
,他们现在还能支撑敌后抗战么?
带着自己的期待,黄有为踏上了上海的地界。
那些坎坷和艰辛都让他欲哭无泪,可到目前为止,他还是终于踏上了抗战的道路上。
而这个过程里,他还真的见到了上海地下党的成员。
可惜,第一次见到传闻中的共产党人,让黄有为十分失望。
因为他见到的是张汪洋。
一个大学生,需要靠勤工俭学来维持生计,每天需要去当邮差送信送报纸。
这样的生活,其实并非不能理解,因为谁都有自己的难处,那些寒门学子并不奇怪。
就是黄有为自己,也有过读书时打零工的经历。
可是,这样一个大学生,为何要成为共产党呢?
更让黄有为疑惑的是,共产党的人,为啥要吸纳这么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呢?
很显然,张汪洋并没有经历过专门训练,而他在敌后抗战的经验也一定是不足的。
不然,他也不至于那么快就暴露了。
而见面之时,张汪洋的应变能力也让黄有为十分看不起。
说到底,还是个孩子。
这是黄有为当时的第一印象,也是他对张汪洋的最后评价。
可是,当张汪洋的“通缉令”
出现在报纸上的时候,黄有为差点吐血。
因为他自己的照片赫然就在张汪洋的旁边,而且竟然是一张素描!
黄有为无比震惊,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来到上海这段时间里,根本没有怎么露面。
至少,除了军统上海站的人以外,就不应该还有人对他产生印象,更何况陆杰和他的特遣队已经早就不复存在。
那么他到底是在哪出现了纰漏呢?
答案只有唯一的一个,那就是张汪洋。
而之所以是一张素描,很可能就是张汪洋亲手绘制。
有了这个想法,黄有为立刻就对张汪洋改观了。
虽然,这小子的确乳臭未干,也的确没什么潜伏经验,更加没有过硬的临场应变能力。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不被黄有为看上的小子,用他自己的方式,让黄有为想要拿捏他的手段付诸东流。
黄有为从未想过自己“出师未捷身先死”
,差一点就把自己搭进去。
而那段时间,陈焱章对他的态度实在是太明显了。
黄有为很无奈,可他也无可奈何,毕竟错的是他自己。